朱元璋一句话,将办案大权交给了李善长。

    老李欣然躬身,接下了旨意。

    “请上位放心,老臣必定竭尽全力,一查到底,把朝中的蠹虫,一扫而光!”

    李善长虽然声音不高,可是有些人听来,已经比炸雷还要响上几分。

    这位隐忍这么多年,终于要爆发了!

    最先意识到此事的人,竟然是徐达!

    能统领三军的人,智商自然不低,以往徐达多领兵在外,对于朝政显得有些笨拙,可是这几年基本没什么大战,年青一代完全可以扛起来,徐达在京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渐渐的,徐达也有了一点心得体会。

    大明这个朝局,其实挺有趣的。

    老朱圣君雄主,自然权柄无限,但却也因为权柄太大,所以老朱也不是随便使用,这点光从锦衣卫调动的频率就看得出来。

    同样的,张希孟先是去济民学堂,接着又是去了北平,他一心讲学,虽然谁都知道张相是万万得罪不起的,但毕竟张希孟离着大家伙越来越远,到底不必时刻放在心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升病重返乡,据说到了弥留之际,加上在几年前,就已经去世的贾鲁……原本在李善长和诸位后起之秀中间的缓冲地带消失了。

    朱升这种份量的老臣,不但能压制后辈,还能跟朱元璋说上话,同时又在张希孟和李善长之间,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

    总而言之,有他在,虽然暗流涌动,互相争斗,但一切都还可控,也不会弄到台面上,让彼此下不来台。

    但是随着朱升离去,张希孟在外讲学,朝中就只剩下李善长一个老臣,另外还有杨宪、胡惟庸等等有志中年。

    其实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要么就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赶走李善长,大家伙平分中书省,这左相的位置,你老李坐了这么久,也该让出来了!

    要么就是李善长仗着高超的手段,充沛的经验,先把试图挑战他的小崽子们弄死几个,杀鸡骇猴,稳住他的地位,从此之后,呼风唤雨,更胜从前。

    从现在看来,无疑是走上了第二种情况,老李抢先出手了。

    看样子他是打算借着水师的案子,除掉杨宪。

    解决了御史台,他老李也就去了一块心腹大患。

    徐达默默盘算着,依旧什么都没说。

    很显然,他一个武臣,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