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从他封一等侯以后,与咸宁的婚事就不再是一个提议和想法,而是开始落地。

    端容贵妃目光也有几分温和,看向那少年,说道:“刚刚咸宁都和本宫和皇后说了,你这次在江南没少奔波,这次回京好好歇歇也是。”

    贾珩道:“多谢娘娘关心,臣年轻力壮,并不觉得劳累,回京以后一下子歇下来,反而身子容易生病。”

    这是丈母娘心疼女婿。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子钰所言甚是,北虏仍在虎视眈眈,子钰为国之柱石,对虏之战还需子钰操持绸缪。”

    这次本来召集贾珩北归就是为了备虏,否则冬天南国之地可比西北之地要暖和许多了。

    宋皇后美眸流波地看向崇平帝,语气略有几分嗔怪道:“陛下,子钰刚回来,眼看都过年了,也不让人歇歇。”

    “该歇歇还是要歇歇的。”崇平帝目光温和,轻声说道。

    端容贵妃感慨道:“说着说着也快过年了,今年倒是有着不少的事儿。”

    魏王大婚,河南生乱,天子晕倒,南国战事,正如这位气质冷艳的丽人所言,的确是生了不少的事儿。

    崇平帝道:“今年关中下了一场雪,钦天监的人说,明年应该不会这么干旱,北方之地的收成也能好一些。”

    沈氏笑了笑,说道:“这是上天感念,风调雨顺。”

    宋皇后笑道:“子钰先前不是推广种植红薯,今年听说河南更是喜获丰收,明年的粮荒问题应该没有了吧。”

    提及红薯,崇平帝说道:“朕之意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广为种植红薯,子钰,此物春天也能种植吧?

    贾珩道:“圣上,三四月份谷雨以后可以种植,不过,种植几年,还需轮耕恢复地力,况红薯虽可充饥,但其他谷麦稻米也不能疏忽了。”

    真就蒸红薯,烤红薯,炒红薯?当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反胃就反胃吧。

    崇平帝点了点头,说道:“子钰说的是。”

    一旁的魏王妃严以柳听着几人叙话,心头感怀,怪不得王爷提及这贾子钰的圣眷时,颇多艳羡语气。

    贾珩与帝后几人说着话,不觉时间飞快,已近申牌时分。

    宋皇后看了一眼殿外的苍茫天色,嫣然一笑说道:“这会儿天色不早了,想来子钰府上也有人等着了,本宫就不留你用晚饭了。”

    不得不说,还是宋皇后善解人意,知道贾珩家中还有亲人等候迟归的丈夫。

    贾珩离开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