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日本舰队从安达曼海出发之前,他们就得到了美国人和德国人眼见太平洋见炮轰马尼拉城的情报,那时对方的射速也不过一分钟一发。

    现在看来,李默当时是故意隐瞒了速射,他故意借两国海军的嘴巴,散布假消息,最后通过自己这些人传到日本海军耳朵里,让他们麻痹和轻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对方那两艘战列舰主炮依然保持在每一分半钟一发,基本上和英国舰炮相当,显然李默暂时也没有能力改进这些十二英寸舰炮,要不然恐怕大英帝国建好的和再建的战列舰就可以立刻宣告成废铁了。

    轰……

    整齐划一的巨响下,四十门45倍口径203毫米舰炮的每隔半分钟一次的咆哮,就如同霹雳雷鸣般,震颤着每一根心弦!

    当一团又一团火焰从那艘可怜的八云号巡洋舰上爆开时,费舍尔的眼睛已经从这艘注定无法挽救的巡洋舰,移到了对面挤在炮击编队中央的那艘偷袭日本军舰的奇怪巡洋舰上,那艘巡洋舰既不开火,也不机动,挤在重型火力编队中显得非常突兀,他到底在做什么呢?

    不仅费舍尔不明白,观战的每个国家军官都搞不定,那艘军舰挤在那里干什么,难道是要保护编队,不受快速小巧的日本军舰袭击?不可能啊,要知道十艘主力舰起码有五十门以上速射副炮,别说两艘最主要的二级巡洋舰已经被它的三艘伙伴缠住,离开了中央战场,就是他们在这里,恐怕也无法在这么密集的火力中实施突击,更别提那些被太平洋舰队两艘二级巡洋舰监视住的鱼雷舰了。

    那他们到底在干吗?

    “速度15节,左偏航7°……”

    定海舰最顶端的炮击舰桥内,长达十五米的测距仪已经抛开了浑身冒火的八云号,对准了最后那艘已经快要插入日舰编队的富士号战列舰,不断地将富士号的航速和角度汇报给下方的火控计算小组。

    半分钟后,炮击参数和诸元已经随着无线电传到了八艘重巡的各个炮位,各组炮手立即按照新的参数调整炮口,对准了即将入队的富士号。

    这是李默想出来的中继火控办法,因为前无畏舰时代,各舰都缺乏有效地火控手段,虽然自己这套系统还是很简陋,但比起其他国家还在靠人眼瞄准已经精确多了。

    在无法为所有军舰提供火控瞄准的时刻,通过无线电,将一艘或者多艘装都火控系统的军舰排入炮击编队中,通过无线电传递炮击参数,就可以大幅提高射程和精度。

    如果说南极星号的司令塔是整支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