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托马斯矿业的脚步,紧接着又来了西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西班牙南洋贸易公司,爱德森农业公司,林业公司等等一些企业,似乎一夜间西澳就成了一片充满着黄金的沃原般引人注目。

    无数的种植园,矿藏,林业工厂开始建立,区区十万西澳居民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大企业,所以他们纷纷将目光对准了据说拥有四亿多人口,而且还非常廉价的远东。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有运送华人的船只靠港,一万,五万,十万,直至如今据说已经有超过二十万雇工和他们的家人生活在西澳,华人总人口大约超过了五十万。

    杰明卡和所有西澳居民一样,一开始不喜欢他们,那些扎着辫子的华人总给他们一种怪异的感觉,他担心封闭,堕落和鸦片会随着华人的到来在西澳蔓延。

    但很快,杰明卡和所有人都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错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华人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他们中忽然多出了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开始建立学校,教那些华人劳工语言,传授技能,最后在他们的影响下,几乎所有华人都剪去了辫子,留起了精神抖擞的短发,他们中很多人现在还能讲几句简单的英语,和周围的西澳居民交流,这两年里他们又建立了***的公立华语学校,银行、医院,邮局等等一系列服务机构,不仅可以***供华人使用,还对当地西澳人开放,当然,还有更多的餐馆,那里面充斥着诱人的味道。

    渐渐地,杰明卡发现自己有些佩服这些华人了,因为他们总是把最艰苦的工作包揽下来,他们钻入矿洞,裹着一身泥浆和灰碳忙碌,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在种植园里出现辛勤工作,哪怕室外的温度到达了一个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尤其是那些在野外工作的伐木和矿场工人,他们不仅会帮助西澳居民低档土著,还经常性给那些居住偏远的人送去食物。

    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每天辛苦劳作后,还会定时去接受教育,识字读书,他们甚至还办起了报纸。

    尤其是那些占据了大多数的年轻人,在度过了最艰难的两年语言关后,他们中很多人都走上了技术和管理者岗位,和当地的西澳人一起管理起了矿场和种植园,在他们的努力和辛勤工作下,如今很多西澳人甚至忘记了他们是从远东那片据说充斥着鸦片的土地上走出来的人,给他们起了新名字,叫新华人。

    而这些新华人的到来,也没有侵夺西澳人的工作机会,虽然他们中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人开始在自己身边建起了楼房,走入了西澳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