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等于拔掉了进出水道的任何军舰的牙齿!

    对于龙牙群岛,萨道义虽然发对,但最终没坚持,因为那属于苏门答腊的荷兰人管辖,只要拥有新加坡,那么英国在马六甲的地位就无人可以撼动。

    谈判至此,所有人都明白了,李默从决心与英国人开战起,其实就一直在围绕马六甲打主意,他不能直接吞并这条海峡,因为这里关系着所有欧洲国家的利益,但却无碍于他要利用战争,以打促和迫使对方撤出新华的同时,以取信为由从英国手里挖出一部分权力来。

    上海的消息,已经让所有人明白,英国在远东已经失去了所有机会,犹豫成了英国最大的错误,而当李默想要在马六甲分杯羹的消息传至欧洲,威廉二世更仿佛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并通过报纸首次提出了国际共管的办法,还得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支持。

    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德国率先建造拿骚级已经是令英国很不痛快了,却没想到暂时没法回击反而被视为了软弱,居然谁都想来马六甲分杯羹。

    十月二十日,当新华太平洋舰队出现在新加坡外海时,堵住了刚要通过马六甲海峡前往新加坡的四艘君权级战列舰后,英国终于慌了,由于远东舰队主力被困,新加坡目前只有三艘君权级,虽说君权级拥有343毫米舰炮,但却是最早的露天炮台设计,在对方的新锐公爵级面前,恐怕连还手之力也没有。

    萨道义紧急宣布了休会,最后经过三天的沟通,在现实的压力下,英国最终同意了给予新华巡逻马六甲海峡的权利,用以双方互信,但同时严格规定了巡逻的距离,数量和进出舰船的种类吨位。

    严格的限制并没有让李默气馁,巡逻只是一个借口,哪怕只要能自由派进入几艘鱼雷艇都是胜利,因为只要推开这层厚厚的铁幕,就意味控制一个真正的国际战略水道的时间已经不太遥远。

    解决完最大的互信难题后,谈判终于进入了实质阶段,萨道义提出的阶段性撤出条件也被直接否决,而英国商人在华利益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拿到了谈判桌上。

    十一月八日,经过长时间的煎熬和讨价还价后,中英达成了协议,根据协议,英国放弃全部在华的租界,并撤出全部驻军,同时英国远东舰队的数量被严格限制为总吨位不超过二十万吨,其中最多只能有六艘战列舰的规模。

    作为交换,新华则以一百万英镑的价格将中华级战列舰技术出售给英国,待到最后一位英军士兵离开后交付,同时保证英国商人在华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