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仅仅是254毫米的镍钢装甲。

    反观对手,大连级重巡洋舰的侧舷主装甲带就使用了220毫米更先进的采用了表面渗碳技术的克虏伯装甲,司令塔和炮塔正面虽然相当,但防护力却是它的一倍!

    最关键的是这五艘主力舰甚至还没进行过海试!

    所以当罗杰斯特温斯基下令右转后,五艘博罗季诺级的舰长根本不敢学刚才龙国章把舵机打到底玩军舰漂移,可见机动力和远洋性连自己人都不相信。

    其实说到底,这个时代唯一注重长时间远洋适航性的海军只有英国,虽然法国人号称世界第二,实际上依然属于地中海地区舰队,而地中海独特的地理环境注定了起不了风浪,唯有需要全世界部署的英国海军才需要良好的适航性。

    而作为穿越者,加上所处太平洋的广袤,使得李默不得不只能去学习英国,从靖海级坚决采用大西洋舰艏,到加高干舷,增强舭龙骨,再到开始研制减摇鳍,无一不是为了增强适航性,而且满载16800吨的大连级,竟然只安装了八门130毫米副炮和8门单装76毫米甲板炮,可见为了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所以当费舍尔看到五艘博罗季诺级开始缓慢的右转时,甚至不顾形象爆了句粗口,因为这些愚蠢而缓慢的笨熊在转弯的几分钟里完全就是靶子!

    是的,剧烈的转弯,使得五艘博罗季诺级舰体开始右倾,右边的副炮位顿时淹没在了海水里,而且由于左边太高,无论是主炮还是副炮,全都暂时不能开火!

    缺乏经验的罗杰斯特温斯基再次犯了日本人阵前急转的错误,当新华海军八艘主力舰开始第三轮炮击后,经验丰富的立刻抓到了这个错误。

    当一点四十五分,当排在皇太子号身后,开始转弯的旗舰亚历山大三世甩动尾巴时,早已悄悄把距离拉近到一万三千米的八艘主力舰再次爆发出了怒吼,当这艘旗舰即将完成转舵的最后一刻,一枚254毫米脱帽穿甲弹准确的从司令塔下穿过,虽然炮弹没有直接进入司令塔,但在下方发生的爆炸,还是将司令塔内的所有人都抛到了半空然后狠狠砸了下来,造成了数人死亡,十几人重伤,而那位下达了转向命令的俄国司令官,甚至没能发出第二条命令。

    由于此时俄舰队还不知道罗杰斯特温斯基已经重伤昏迷,排在它后面的鹰号继续按照之前的命令转舵,但它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黑龙江号把十门舰炮全部对准了这艘大家伙,按照舰长方进的话说,除非能打沉这艘号称俄国最强大之一的战列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