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式发动机同时取得了突破。
和星式发动机还有不足,实际使用可能还要拖一段时间相比,涡轮增压器由于设计***本身高,所以还算成功。
虽然涡轮可以增大马力,但真正的功效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的启动速度,后世时一艘上万吨的现代级,从0加速到32节,只需要不到2分钟,威力可见一斑!
现在技术还达不到那种变态能力,但作为可以算是弱化版高速战列舰,对加速和高航速时机动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涡轮增压的出现,彻底的解决了这一大麻烦,配合大面积切角船舵后,机动能力甚至可以和长江级媲美,而启动速度更是全面超越。
所以麦克金森在几乎照搬了长江级的动力组合,只是多安装了两台龙芯三型燃油锅炉的情况下,使得十台锅炉总功率达到了88000马力,最大航速达到了28节,续航力更是首次达到了12节/15000海里的惊人程度。
比起英国战列巡洋舰内塞满了36台锅炉,动力上的独步天下,使得麦克金森本以为从容有余,却没想到最后还是在防护和装甲上遇到了大麻烦。
动力不是无限的,任何时候设计师们都从未完全解决过速度、火力和装甲之间的矛盾,由于海上交战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水平装甲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李默严格要求了在不减少主要装甲的情况下,着重加强水平防护能力,重点部位的水平装甲至少要达到100毫米,这个问题当时让他差点都哭了出来。
增加装甲厚度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排水量,但提高了排水量速度又要降下来,最后他只能求教心目中真正的“设计”大师。
这个问题李默也没办法解决,只是提出了可以适当减小主装甲带厚度,采用倾斜铺设的办法,并首次提出了不需要全面防护,而是重点防护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一些次要部位可以减少装甲重量,而重点加强例如弹药库,油舱,动力舱等等重点部位。
历史上这个理念是在日德兰后由美国提出的,李默只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得到了“珍贵”的建议,麦克金森立刻着手研究,其实主装甲倾斜铺设已经在英国得到了实验,但规模不大,而设计部也从主炮塔正面倾斜装甲实验中得到了信心。根据实验,一万五千米距离上,呈15度倾角铺设的主装甲和垂直铺设的320毫米装甲防御力几乎相当,最后他又找了舰炮和装甲材料部门反复实验后,最终采用了李默的建议,将主装甲带以17°倾角铺设,这样不仅节省了很多重量,还首次将主装甲
和星式发动机还有不足,实际使用可能还要拖一段时间相比,涡轮增压器由于设计***本身高,所以还算成功。
虽然涡轮可以增大马力,但真正的功效是能够大幅度提高的启动速度,后世时一艘上万吨的现代级,从0加速到32节,只需要不到2分钟,威力可见一斑!
现在技术还达不到那种变态能力,但作为可以算是弱化版高速战列舰,对加速和高航速时机动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涡轮增压的出现,彻底的解决了这一大麻烦,配合大面积切角船舵后,机动能力甚至可以和长江级媲美,而启动速度更是全面超越。
所以麦克金森在几乎照搬了长江级的动力组合,只是多安装了两台龙芯三型燃油锅炉的情况下,使得十台锅炉总功率达到了88000马力,最大航速达到了28节,续航力更是首次达到了12节/15000海里的惊人程度。
比起英国战列巡洋舰内塞满了36台锅炉,动力上的独步天下,使得麦克金森本以为从容有余,却没想到最后还是在防护和装甲上遇到了大麻烦。
动力不是无限的,任何时候设计师们都从未完全解决过速度、火力和装甲之间的矛盾,由于海上交战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水平装甲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李默严格要求了在不减少主要装甲的情况下,着重加强水平防护能力,重点部位的水平装甲至少要达到100毫米,这个问题当时让他差点都哭了出来。
增加装甲厚度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排水量,但提高了排水量速度又要降下来,最后他只能求教心目中真正的“设计”大师。
这个问题李默也没办法解决,只是提出了可以适当减小主装甲带厚度,采用倾斜铺设的办法,并首次提出了不需要全面防护,而是重点防护的要求,也就是说在一些次要部位可以减少装甲重量,而重点加强例如弹药库,油舱,动力舱等等重点部位。
历史上这个理念是在日德兰后由美国提出的,李默只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得到了“珍贵”的建议,麦克金森立刻着手研究,其实主装甲倾斜铺设已经在英国得到了实验,但规模不大,而设计部也从主炮塔正面倾斜装甲实验中得到了信心。根据实验,一万五千米距离上,呈15度倾角铺设的主装甲和垂直铺设的320毫米装甲防御力几乎相当,最后他又找了舰炮和装甲材料部门反复实验后,最终采用了李默的建议,将主装甲带以17°倾角铺设,这样不仅节省了很多重量,还首次将主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