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行使,而那是海面上仅剩下一根迷彩伪装的管子,使得被发现的概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夜晚,如果你不小心甚至在千米内都难以发觉。
这么好的装备当然价格不菲,据说一艘虎鲨的价格可以建造六艘灰脊鲨,还听说为了多装备几艘,司令又和首相吵架了。
当然,至于虎鲨最后到底要装备多少,连海军部的朋友都不是很清楚,他这艘不过是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潜艇大队的第十三艘,后面还有十几艘,而且上次去第三舰队办事时,曾见到了刚刚服役的35号艇。
和布满岛屿的西南太平洋相比,东太平洋是所有舰长都不喜欢的地方,因为这里实在是太空旷了,一望无垠的海面上除了靠近南美近海有几个可以潜藏的岛屿外,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对潜艇来说更是如此,空旷意味着难以藏身,何况在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带的互相挤压下,水面平静可水下的暗涌非常严重,甚至会出现极其危险的跃层效应。
多年前曾有一艘灰脊鲨就在这里没注意洋流,结果顺水偏移了航道撞上了暗礁,要不是艇长及时下令启动逃生,而潜艇离水面只有三十米,附近还有潜艇支援舰,说不定他们这辈子也别想回去了。
可即使那样,还是损失了七位没有逃出的水兵,和那位果断让水兵先走,自己去打开排水阀而未能及时从鱼雷发射管逃生的舰长。
而且就算没有那次事故,哪怕是拥有7000海里续航力的虎鲨平时也不会来这里,因为以前帝国在这里缺乏基地。
7000海里续航力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没有一艘军舰能够跑满最大续航力,加上出航后不可能按照直线航行,需要经常进行机动变换航,从夏威夷至合恩角超过8000千海里,所以这里以前就是潜艇兵的禁区。
但自从帝国租借了科隆群岛后,来这里活动的帝国海军军舰多了起来,虽然那是个小基地,且大部分淡水需要靠两艘专门的油水船从厄瓜多尔运来,但储存在那里的油料和生活必需品,还是能给长时间执行任务的水兵们带来帮助。
作为帝国联络南美的主要航道,且是美国前往澳大利亚和新太平洋的航道,这里就成为了帝国和美国交锋的前沿。
首相和总参谋长已经多次就美军进入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发出警告,并且两***舰还不时发生冲突,但美国这次似乎是铁了心的,依旧不管不顾向澳大利亚投送物资和军队。
美国越是这样,就越让人觉得他们是要介入欧洲了,因为巴黎沦陷后德国
这么好的装备当然价格不菲,据说一艘虎鲨的价格可以建造六艘灰脊鲨,还听说为了多装备几艘,司令又和首相吵架了。
当然,至于虎鲨最后到底要装备多少,连海军部的朋友都不是很清楚,他这艘不过是皇家海军第一舰队潜艇大队的第十三艘,后面还有十几艘,而且上次去第三舰队办事时,曾见到了刚刚服役的35号艇。
和布满岛屿的西南太平洋相比,东太平洋是所有舰长都不喜欢的地方,因为这里实在是太空旷了,一望无垠的海面上除了靠近南美近海有几个可以潜藏的岛屿外,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对潜艇来说更是如此,空旷意味着难以藏身,何况在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带的互相挤压下,水面平静可水下的暗涌非常严重,甚至会出现极其危险的跃层效应。
多年前曾有一艘灰脊鲨就在这里没注意洋流,结果顺水偏移了航道撞上了暗礁,要不是艇长及时下令启动逃生,而潜艇离水面只有三十米,附近还有潜艇支援舰,说不定他们这辈子也别想回去了。
可即使那样,还是损失了七位没有逃出的水兵,和那位果断让水兵先走,自己去打开排水阀而未能及时从鱼雷发射管逃生的舰长。
而且就算没有那次事故,哪怕是拥有7000海里续航力的虎鲨平时也不会来这里,因为以前帝国在这里缺乏基地。
7000海里续航力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没有一艘军舰能够跑满最大续航力,加上出航后不可能按照直线航行,需要经常进行机动变换航,从夏威夷至合恩角超过8000千海里,所以这里以前就是潜艇兵的禁区。
但自从帝国租借了科隆群岛后,来这里活动的帝国海军军舰多了起来,虽然那是个小基地,且大部分淡水需要靠两艘专门的油水船从厄瓜多尔运来,但储存在那里的油料和生活必需品,还是能给长时间执行任务的水兵们带来帮助。
作为帝国联络南美的主要航道,且是美国前往澳大利亚和新太平洋的航道,这里就成为了帝国和美国交锋的前沿。
首相和总参谋长已经多次就美军进入澳大利亚和西南太平洋发出警告,并且两***舰还不时发生冲突,但美国这次似乎是铁了心的,依旧不管不顾向澳大利亚投送物资和军队。
美国越是这样,就越让人觉得他们是要介入欧洲了,因为巴黎沦陷后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