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谚语。

    但既然总统决定了宣战,作为海军将领他没有反驳的权利,所以他很爽快的接过了带领机动舰队出击西南太平洋,配合英国舰队切断新华与澳大利亚联系的任务。

    这是个无奈的选择,对美国来说家门口的檀香山就像是个令人恶心,却死死咬住不放的牛虻,威胁着美国进出太平洋的所有通道,李默也很清楚那里的重要性,所以不仅花费重金,将那里打造成了一个海上超级要塞,还将最好的河北级主力战列舰一半放在了那里。

    根据情报来看,要想拿下檀香山就必须先打败新华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还需要集中至少十艘以上的超级战列舰和至少十万陆军士兵才能办到。

    所以他才会觉得美国还没有获得绝对优势,因为只要夏威夷不去除,美国就永远不能进入西北太平洋直接打击新华本土,甚至连去***都不行,所以安德鲁结束了访日之旅掩护自己行动后,连后续的牵制都不敢就直接向东狂奔,因为他知道,只要稍有闪失被缠上,就是舰队覆灭的下场。

    他很清楚,要想打败新华,获得最终的胜利,首先就是必须确保澳大利亚的安全,然后在通过这里向北步步蚕食,利用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一点点攫取优势,直至积少成多获得最终的横扫。

    而要想完成这个计划,首先就要打残拱卫西南太平洋的新华南洋舰队。

    檀香山拥有巨大的地理优势,但同样限制了对手第一舰队的手脚,舰队离开后的珍珠港要塞防御能力会下降一半,所以即便李默在狂妄,也不敢从那里抽调主力舰支援西南,至少四艘河北级绝不能动!

    这就是遏制和反遏制的利弊。

    当四艘最强大的河北级被牵制在檀香山,当两艘最新的关岛级去了南美访问拉练,当昨晚英国远东舰队菲利普斯中将发电报说至少侦测到四艘大型主力舰,而两艘在上海维修的北京级主力舰也与三天前才刚刚离开,他就知道机会来了!

    因为南洋舰队仅剩下了四艘主力舰,即便算上他们本土舰队的两艘河北级战列舰,也只有六艘可以支援这里,就算从檀香山抽调,也只能有八艘,而为了这次行动美英两国共计投入了十三艘主力舰和十艘装甲巡洋舰,这还不包括随时可以从印度洋赶来支援的英法舰队!

    但偏偏是这个眼看必胜的战役,却因为最重要的右翼斯特迪中将的新西兰舰队出了问题而可能面临全面毁灭,因为新西兰舰队还有个最重要的后续任务,就是在夺取瑙鲁后立刻向东南支援已经出发的美国拦截舰队,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