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开始严重不足,托木斯克要塞内的汽油储量只有三吨,连发电机都是用燃煤的,所以到傍晚时只能在维持两个装甲团一天的作战,这个消息顿时让西北战区司令部也紧张起来。

    这时空二师的一位空勤少尉提出了大胆的创意,用鲲鹏轰炸机运送燃油。

    他先用麻绳编织成网兜,横在轰炸机弹药舱内,最后在网兜里塞入了5个100公斤的油桶,用于演示,得到了可以运输的消息后,孙九功立刻下令连夜赶制网兜,然后又发电报给永山清理出足够轰炸机使用的2000米野战跑道。

    40余辆随行抵达的拖拉机和两万战俘,花了20个小时终于在要塞中央清理出了足够轰炸机使用的跑道,当第一批三架鲲鹏带着一吨半汽油在坑坑哇哇的野战机场降落后,所有新华士兵都高兴地跳了起来。

    所实在话,让轰炸机飞越500公里,仅携带500公斤燃油,是件极其不划算补给办法,消耗甚至是投送补给量的几倍,但这也是目前唯一快速的办法,直到十天后刚生产出来,甚至才试飞了三天的12架由鲲鹏改进来,可一次运输1200公斤物资的信天翁运输机抵达后,这种补给手段才逐渐减小。

    这其中还发生了一件趣闻,那就是乌拉尔山方向由于没有及时通知沿途的火车,最后有足足62辆满载着弹药、食品和越冬物资的火车抵达了托木斯克被轻易缴获,给疲惫的士兵们带来了据说味道不错的大量美国罐头。

    后来的战史研究学者说,发生在1915年9月至10月上旬的第一次西西伯利亚战役,不仅仅让装甲兵和坦克成为了陆地之王,更让空军,尤其是空中大规模轰炸和运输部队登上了舞台。

    根据后来的统计,在近一个月时间内,空军通过鲲鹏轰炸机的蚂蚁搬家,和后来的信天翁运输机一起,共向托木斯克要塞运送了1000吨燃油,再加上后来从巴尔喀什出发的卡车运输队,总计在20天内向那里投送了4500吨各类物资,其中一大半都是燃油。

    在完成了运输任务的同时,空二师一团在20天的战斗中,总计出动了3600个架次,执行各类轰炸任务,总投弹超过1000吨。

    当这些数据被送回北京后,总参在加速订购轰炸机和运输机的同时,又提出了多种飞机的研制和采购计划,总计编制为6个师,48个飞行团,12个轰炸机团的空军终于开始腾飞。

    随着16日清晨紧急支援的23和24步兵师,以及刚从预备役转正的56步兵师近六万人,在托木斯克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