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德国已经三番四次发来电报,要求新华尽早拉开西线攻势,一举截断英国最大的外援和人力资源来源地的印度,打通霍尔木兹海峡,将同盟真正的串联起来。
其实大家很清楚,虽然同盟国从数量上也具备了和协约国抗衡的实力,但因为印度洋和两大运河的阻隔,一直就是各自为战,长此以往获胜的可能性就很小,反观协约国,基本上全都在大西洋沿岸,可以很轻易的支援任何一个战区,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不是准备打通俄国线路吗?”张顺问道。
“没那么简单。”段飞摇摇头:“首先至少五月前,西西伯利亚都没有发动大规模战役的条件,而且我们还无法真正控制列宁这股力量,也不知道目前局势下一旦他获得政权后会不会倒戈,再加上欧洲目前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所以在西西伯利亚多消耗一些俄国力量是有助于平衡的。”
段飞的话让两人同时点头,俄国被消耗得越大越好,只有当他们筋疲力竭无法为继时,让列宁上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因为那个时候就算是布尔什维克倒戈,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拼消耗,只能选择彻彻底底的退出战争。
这番讲解,也让两人明白了为何要提早拉开西攻计划。
不过向西的军事行动也并非能一蹴而就,四大重点马来亚、锡兰、孟买和霍尔木兹海峡,协约国几乎已经是层层设防。
马来亚半岛不用多说,拿不下那里西攻就不现实。
锡兰位于印度半岛东南,是最重要的屏障,如果要想走海路进攻印度,这里就是最好的跳板,此外孟买是印度的经济中心,也是协约国印度洋舰队的大本营,而霍尔木兹海峡因为有波斯屏障,本身地理环境也非常艰险,又是协约国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必定会死守那里。”
“段飞,照你看,大概要多久才能打通霍尔木兹海峡?”
段飞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这场仗是急不来的,海上或许还能获得主动权,但陆军方面压力会大很多,从马来半岛开始计算,四大区域里协约国都布置了大量军队,如果加利波利半岛战役那几十万军队也被部署到那里,陆军将面临至少三百至五百万敌军!”
“嘶......。”
听到这个数字,张顺不由倒吸了口冷气,诧异道:“协约国那来那么多的兵力?”
“很多吗?”段飞扫了眼张顺:“目前沙捞越有5万,马来半岛约有20万,锡兰25万,印度更是举国动员,几千万人口武装这点规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