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家退出,那么协约国将很难在维持下去,这样提早结束战争是可以预期的,但这里面有个重要的问题!

    李恩富想了想后说道:“少川,你想过没有,我们进军欧洲甚至非洲目前来看是可以办到的,可一旦我们进入了那里,英美就有可能承认失败结束战争,后果......。”

    “我知道,一个没有丧失能力,还强硬德国会对我们日后在权力分配,殖民地分配,和战后红利分割等诸多事宜上产生麻烦。

    所以这也是我犯难的地方,我们还能打,三年五年都没问题,只要利用巴格达铁路,或者俄国退出后的西伯利亚铁路,向德国提供一些援助,多绞杀点英美的血,最好是拼个两败俱伤,让他们在战后不得不依靠自己重建经济,才能获得获得最大优势。”

    唐绍仪看了眼开始降落的飞机,从包里掏出登机前菜说到的电报,幽幽道:“但有件事李先生您怕还不知道,德国刚刚来电报了,请求我们派兵进入欧洲!”

    “什么!”

    李恩富迅速接过电报,看完后脸色也有些变了,电报是德国首相府和总参联名发来的,但却引用了德皇威廉二世的话,希望新华派遣20到30万陆军支援欧洲战场,而且希望其中能够至少两支类似飞虎团这种精锐装甲部队。

    看着这份电报,李恩富终于知道唐绍仪在担忧什么了,对新华来说现在进入欧洲肯定不合时宜,可随着美索不达米亚战役胜利,霍尔木兹海峡重新开通只是时间问题,通过巴格达铁路进军欧洲已经不存在技术上难题,所以德国才会如此急不可耐。

    德国人也不是傻瓜,他们肯定看到了新华借用装备优势,开战至今消耗其实并不很大,所以在战场有希望联动起来后,就立刻迫不及待想把新华也拖入欧洲泥潭,免得战后德国耗尽了力量而新华却最终独享其成,所以才会如此急迫,还借用了威廉二世来施压。

    摆在面前的问题是,目前由于是盟友关系,新华还不能直接拒绝,如果那样势必会导致和德国出现巨大裂痕,在战争还没定胜负的时候这是得不偿失的,虽然大家都知道德国不会翻脸,但搞些小动作还是能办到的,尤其是目前欧洲的几大同盟国都是德国的传统盟友,如果一起施压,战后新华也将被孤立起来。

    派,肯定不行。

    不派,那要如何不着痕迹的拒绝呢?提供些新式武器?估计皇上和军方都不会答应,所以这回李恩富也犯难了,这可真是个棘手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战后新国际形势下新华能否获得领导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