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重工吃透了海军的心思,那就是不仅要在战后开支节流的情况下装备的,还必须用得起。

    江南重工拿出的方案很简单,排水量2300吨,采用了驱逐舰使用的外飘和方形船艉等技术,但舰体却更加宽,增强了远洋适航性,此外还大量采用民用标准,速度上放弃了不惜代价追求高速的行为,最高只有26节,续航力却达到了5500海里之多。武备上也仅仅在舰艏安装了一门双联130毫米速射炮,倒是副炮上进行了加强,鱼雷和水雷均为可拆卸,也就是说使用时才安装。

    这款造价仅为卫青级驱逐舰一半,为日常巡逻和低烈度冲突量身打造的远洋护卫舰不仅打动了海军,甚至连海岸警卫队都加入了进来,最终采购了总计36艘之多。

    主力装备的大缩减也波及到了庞大的海军后勤部,但最终经过再三考虑,海军不仅保留了全部6艘洞庭湖级,还将2艘昆仑山级大型补给舰都留了下来,此外还保留了6艘秦山级快速支援舰和20艘油水补给舰,最后还留住了16艘天山级坦克登陆舰、以及其它运输舰41艘,至于战时紧急制造的数百艘模块化新华轮和缴获的各类运输船,则全部出售给国内运输商。

    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裁军规模幅度都是空前的,所以当大家预测空军也会被精简时,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根据计划,空军将维持目前的10个飞行师,2个空降师的规模,总计保留1500架战斗机,1200架俯冲/战术攻击机,800架轰炸机(其中总计1800架鲲鹏只保留200架,雷神轰炸机服役370架,后续230架订单继续维持),600架运输机,以及大约300架特种飞机。

    不仅没减几架飞机,总参还几乎淘汰了全部第一代单翼战机,尤其是采用了轻木和铝材的混合战机,保留了全部纯金属战斗机,并且还要求给全部飞机换装更大功率的引擎,所以战斗力只升不降。

    由于宪法规定主力军队的任务仅仅是保卫皇室和***,不会参与到守护海关等日常任务中,所以这次还对国民警卫队进行了大调整,取消了师的编制,采用规模更小更灵活的旅级编制,全国共设51个旅,总计20万人规模,下辖近200架鲲鹏改侦察机,570艘各类护卫舰和缉私艇,并成立了专门的国民警卫队司令部,以协调和调度驻扎在万里边疆且较为分散的部队。

    根据总参谋部的构想,三年后新华军队总兵力将被控制在270万,其中陆军160万,海军53万、空军37万,国民警卫队20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