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来小湾村,沈凉起初根本就没有什么多余的念头,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从淮城坑完项正林离开后,三人奔逃大半天,虽说一直都是马驮着人在跑,可人坐在马车上,一路风尘颠簸,难免也是腰酸腿疼,故而才恨不得立马能有个地方歇歇脚,吃口热乎饭。

    第二,就是所谓“游历”的根本意义,既然是游历,那就不能总是盯着城里人看,郊外、山野、乃至于海边、荒漠,只要是有机会,都应该走一走看一看,不是俗话说得好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这第二点,真要刨根问底,也离不开沈凉的“世袭罔替”。

    他是沈万军的儿子。

    是当今晋王沈万军,在其及冠礼上钦点的接班人。

    依照沈万军的意思,咱沈家不图庙堂最高处的那把椅子,只要能安安稳稳的守好这一亩三分地,那便是顶天好的事了。

    做皇帝多累,哪有闲散王爷舒坦?

    可你想要做闲散王爷,那是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的。

    天下太平。

    只有天下太平,你手中掌握的权力够大,乃至大到连当朝皇子见了你都得恭恭敬敬礼让三分,那你才能既不用履行这种“以武封王”的责任,又能在自己的封地上逍遥自在。

    而想要天下太平,那就必须得让那些觊觎你所在疆土的外敌畏惧!

    怎么让他们怕?

    当然是用拳头!

    可战争不是江湖比斗,江湖比斗你只需要考虑自己的武道境界是不是比对方高,考虑你所学武技功法是不是比对方厉害。

    而战场除了要考虑你手下将士的个人战斗力强弱之外,还有太多太多的因素需要把控,只有尽可能的把控好所有因素,才能保证己方战无不胜。

    这诸多因素当中,其中一条便是对战场的熟悉和认知。

    成事者,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熟悉所处战场的地势地貌,那便会得到地利的优势。

    借助地利的优势,可以执行许多兵法战术,进而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说,沈凉想要当好晋王,甚至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得先熟悉自己家门口这片地界,将来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的话,更是要到外面多走一走。

    最起码,也得把那几个跟大炎王朝接壤的几大王朝摸清楚吧?

    扯远了。

    说回来就是,沈凉提议到小湾村,其实真是没有怀揣着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