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那女子的,已经淡忘了她。可那在吊桥上见过那女子的人,却有大半对她念念不忘,甚至生出了爱意……”

    丹娘疑惑不解地道:“官人的话……,奴家不甚明白……”

    杨沅一笑,解释道:“书院中十名学子,是在心平气和、平安无恙时见到的那女子,纵然那女子貌美,会叫人心生好感,偶然邂逅,事过多日,也就淡忘了。

    “可吊桥上那些人却不同,他们站在摇晃不止的吊桥之上,心惊胆颤之际,遇到这个女子,便会格外的难忘。

    “与这女子交谈之际,便忽略了脚下摇晃的吊桥,更会误以为这是那女子给他们带来的安心之感。

    “凡此种种,不仅让他们更加难忘那邂逅的女子,还会以为,自己这是对她一见钟情,爱上了她。”

    丹娘张大眼睛,看着杨沅。

    杨沅道:“所以,那是真的喜欢了她吗?若真的朝夕相处的时候,这种误以为的感动,又能持续多久呢?”

    李师师站在门外,听得一阵恍惚。

    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寓言小故事,她心中现在只转着一个念头:

    我当年,真的对小乙动过心吗?

    为什么自从他见了我,便一直追随守候在我身边,为我出生入死,我却也只把他当成一位兄长,一个伙伴?

    哪怕他对我剖心析肝地表白了情意,我也不曾把自己交给他,却在他葬身大河之后,对他念念不忘,似乎失去了一生挚爱?

    我究竟……是因为他而感动,还是在感动自己?

    李师师这些年来一人独居,闲来无事就是阅读释道两家的经典解闷儿。

    这样的人本就习惯于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内涵。

    结果,杨沅用来开导丹娘的一番话,却被李师师听了去,然后陷入重重哲学悖伦。

    直到杨沅从“水云间”离开,提前一步躲回房间的李师师,还在苦苦探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因和果,业与缘,承和负,忠与恕……

    读书太多的恶果体现出来了,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大才女,陷入了她给自己挖的坑,挣扎在哲学陷阱里,爬不出来了……

    杨沅走后,青棠便鬼鬼祟祟地摸进了茶室。

    刚刚她才给师父打了小报告,师父一定有了危机感,现在和杨大官人的感情,应该更进了一步吧?

    但她看到的,却是呆呆坐在茶案旁,一言不发的丹娘。

    “师父?姐?你想什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