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说动用百万大军这么夸张了,就算动用十万大军,战备也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

    尤其是金国经济不如宋国,战争动员的准备时间和涉及面之广,也就更大。

    所以,如果金国之前有所动作,有心关注金国朝廷动向的人一定会有所察觉。

    宋国在金国派驻了不少间谍,活动于民间的不少,已经成功打入金国官府的也有一些。

    如果金国有心一战,那么备战过程中的迹象,是根本瞒不过他们的。

    杨沅据此判断,金人只是故意虚张声势,想把由他引起的反金思潮打压下去。

    不过,他在“蝉字房”时,毕竟是个甩手掌柜的。

    为了确保自己的判断无误,所以他来“拈花小筑”找薛冰欣向她再确认一下。

    “如此说来,我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

    杨沅拍拍薛冰欣的肥臀,小猪猪就恋恋不舍地从他腿上站起来。

    杨沅从怀中取出一本手札,递给薛冰欣道:“现在有人利用金人调兵遣将之举,造谣传谣,惹得人心动荡。

    我已详细分析了金人此番举动的用意,和他们虚张声势的实质,决定上书朝廷,剖析清楚,以正君心。伱来润色一遍,我再递进宫去。”

    杨沅现在是状元,虽然还没有正式授官,也是有资格直接上书天子的。

    换作以前他是机速房承旨房,实则没有现在这种资格。

    那时他只能就他所负责的“蝉字房”事务负责,而且有事只能上报郑远东,由郑远东决定是否上报天子。

    非是关乎“蝉字房”负责的谍报事务,他根本无权置喙。

    而现在不同,他已经是预备的政务官,有资格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指手划脚、表达意见了。

    薛冰欣接过手札,打开了迅速看了一遍,不过千余字的奏本。

    薛冰欣看完之后,惊讶道:“二郎写的很好啊。

    君心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百官正,百官正则万民正,万民正才有四方之正。

    就这一句就气壮如山了,还要润色什么?”

    杨沅道:“有些奏本,全是干货的好,让官家一眼就能看到本质,抓到重点。

    但有些奏本,却需要花团锦簇。就如这篇奏本,剖析金人蔡州聚兵的真相,并无需多少文字。

    重要的是,要让官家看清金人此番举动的纸虎本质,利用此事,更加提振我宋人的军心士气。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