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杨沅与鹿溪的婚约是水到渠成的,当初找她刘媒婆只是走个必须的流程,算不上是她撮合的功劳。

    不过,也就是雇佣个身前使唤的小厮而已,孩子看着顺眼就行了。

    再说这孩子还小,从小跟在身边,用久了忠心就有了,是可以使唤一辈子的人。

    所以,这个顺水推舟的面子,杨沅也就给了。

    杨沅自从中状元以来,还真是春风得意,无论走到哪儿,都是备受瞩目的人物。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

    毕竟两世为人了。

    杨沅在获悉他将去临安府任职后,便仔细思考过赴任之后,该如何与上司和同僚相处。

    一个人再有手段,如果闹到举世皆敌的地步,那他一定走不远的。

    杨沅之前作为新科进士金殿奏对,为岳飞不平而鸣,于他而言是加分项。

    金人即将南下的谣言四处传播,朝野为之震荡的时候,他作为新科状元上书朝廷,那是士人关心国事,言之无罪。

    但接下来,他将正式走进体制,若再有出奇冒泡,不敬上官、勾斗同僚的事情,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成为官场公敌了。

    这和他的政治立场无关,哪怕是政治立场上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也不会容忍他的狂悖。

    狂悖之徒,怎能名列斯文?

    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

    像杨修那般总是锋芒毕露、自以为是,下场一定很惨。

    尤其是他的风头已经出的够多了。

    这个时候,只怕就连宰相们也在盯着他这个新官的表现。

    他需要韬光隐晦!

    ……

    车到府衙,杨沅在车中吩咐道:“大壮,入门通告。”

    “嗳!”

    刘大壮答应一声,从马车上跳下去,走到门前,微微胀红着脸儿,照着先前背下的词儿,向门前差揖拱手道:“新任通判杨沅到任,有请差官告知府尹大老爷。”

    临安府上下都知道杨沅今天到任,马上就有一个差官答应一声,入内禀报。

    接着,又出来一个差官,请车驾从没有台阶的侧门入府,一直驶到仪门前。

    乔贞、晏丁、刘以观、张宓及诸判官、推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以及六曹参军等阖府数十位官员,便在仪门外檐下迎接。

    看到车子停下,乔贞便哈哈一笑,拱手道:“杨监州,今后你我便是同僚,乔某不胜欣喜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