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沅这话,有点超脱他们的思维了。

    之前听说掳掠欢喜镇百姓的兵马还没有走远,想出其不意,袭击完颜元昀,虽然冒险,却还在他们的理解范围之内。

    眼下完颜元昀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还要继续追赶完颜元昀,打进他的老巢去?

    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啊。

    杨沅道:“方才我们已经探听到完颜元昀的底细,他手中不过四千兵马。

    这其中的骑兵,也就是今天带出来的这三千人了。

    方才李佑兄弟一战之下,连死带俘,让他损失千余人。

    完颜元昀领着残兵败将逃回背荫河老巢去了。

    依李太公之见,他回到背荫河后,将会如何?”

    李太公道:“自然是先派人打探我们的底细再思对策,如果他有盟友,还会搬取救兵。”

    杨沅笑道:“正是如此,不过杨某要问的,是更具体、更细致的一些事情。”

    杨沅转向李佑,问道:“李兄,如果你是完颜元昀,刚刚领着一千余骑逃回背荫河。从下马的那一刻起,你会做什么?”

    李佑隐好像明白了什么,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下马,解甲,回府,稍作歇息,便派人过来打探咱们的底细。”

    “还要做什么?”

    “探望伤兵,抚恤阵亡,这都是要马上做的。

    等探马回来以后,知晓了对方的底细,探明了对方的实力,是战、是避还是搬取援兵,才能有所谋划。”

    杨沅又转向杨玄策,道:“杨兄,你就是这一千多个侥幸生还的骑兵之一,回去之后,伱要如何?”

    杨玄策道:“自然是解甲卸鞍,人马歇息。不对,马歇得,人却歇不得。

    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免不了登门探望。如果亲友中有战死者,还要及时登门拜……”

    杨玄策说到这里,忽然住口,转向李太公,兴奋地道:“太公,杨学士之计真的可行啊!”

    杨沅刚才看过欢喜镇的样子了,真的就只是一座镇子。

    没有城墙,没有任何的防御功能。

    如果这样一座镇子和别处发生战事,要么就是把人拉出去野战,要么就是打巷战。

    欢喜镇是完颜驴蹄家族世代驻……,说是世代,其实历史也没多长。

    金国建国至今一共也才四十年。

    建国,然后以两万兵硬磕辽军七十万,接着一步步残食辽国,最后联宋灭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