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把握,他也不敢轻易发动总攻。

    一旦出手,他就要把激进派树起的这杆大旗彻底撅折了,再踏上一脚,籍此对激进派形成彻底辗压。

    等官家从成都回来时,大局已定,尘埃落定矣。

    金国间谍寇黑衣与杨澈是好友,与杨沅也过从甚密。

    两人还曾一起出使北国,虽然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似乎在针锋相对,但其所作所为,可以说是配合默契。

    “行在交子务”的杨雷峯被金人重金收买后,故意制造火灾,换取了真雕版。

    但具体交付给了何人,他并不清楚。

    他只是按照约定,将雕版藏起,等候接应人来取。

    而在火灾发生之前,寇黑衣曾借故进入会子务。

    火灾熄灭时,杨沅进入了会子务。当时与他同去的,还有时任临安府通判的张宓。

    在张宓离开之后,杨沅去而复返,再次进入了会子务,并且带了一名军巡铺的铺丁。

    他的理由是,要向会子务官吏传授消防常识。

    但刘以观派人去会子务左近所有军巡铺都调查过了,并无一人曾被杨沅调去会子务,杨沅却从一处军巡铺借过一套铺丁的军服。

    徐洪诚本是枢密院宣旨院勘印房的一名小吏,杨沅大闹宣旨院,迫使张宓与其一同被贬后,已被金谍收买的徐洪诚,才递位成为勘印房的主事。

    机速房雀字房派人去萧山抓捕何七七印染坊的人时,时任都察院佥都御史的杨沅竟也自告奋勇去了萧山,而金谍寇黑衣,正是在他追捕之下成功逃脱的。

    金谍寇黑衣曾在会子务失火,铜版调换前后进入会子务,这一关键线索,当时负责会子务管理的通判张宓,也在事后调查中发现了。

    并且,张宓与刘以观就此事进行了沟通,由负责临安司法事的刘以观对其进行调查。

    刘以观在对寇黑衣进行秘密调查的时候,寇黑衣被杨沅揭穿身份,逃离了临安城。

    “杨沅弃卒保帅?”

    汤思退看到这里,双眼微微一眯,对刘以观道。

    刘以观拱手道:“下官不敢妄自揣测。在寇黑衣被抓获之前,此事只怕已经很难证明。下官只将事实罗列清楚,三法司以公道为心,以事实为凭,当有公论。”

    汤思退想了想道:“杨沅秘密经营的大宗财货,来处去向是哪里,背后可还有旁人参与?”

    刘以观道:“下官找到几笔账目的出账日期,对临安的浙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