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举告来了。

    行贿罪至少从先秦时期就有了,而且罪责还不轻。

    比如秦朝律法就规定,即便是轻微的行贿行为,也要处以黠刑并罚五年劳役。

    这也是邱员外郎觉得莫都监只能吃个哑巴亏,不敢举告他的原因。

    哪曾想这个官迷是个狠的,宁可自损八百,也要杀敌一千,还真就把他告了。

    萧毅然道:“这莫都监变卖了哪些店铺家产,以什么方式转移到邱舜泉名下,他都交代了。

    下官昨日和卢、于两位御史分头行动,已经做了一些调查。

    现在已经调查到的情况都是属实的。佥宪是否马上提审这个莫都监?”

    卢承泽补充道:“下官已经安排人盯住了相关人,随时可以把他们缉捕到案,办它一个铁案如山。”

    杨沅摇头道:“你们昨日说过,只靠一个邱舜泉,办不成这些事。

    邱舜泉不肯退钱,极有可能是因为,这些钱不是他一个人拿了,而是送给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这种情况下,莫都监可以向他要钱,他如何向诸多同僚上司们要钱?以后这‘生意’他还做不做了?

    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先抓这些给莫都监和邱舜泉运作钱财的人,邱舜泉和他们的同伙,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应变。

    既然已经确认这邱员外郎确实有罪,那么我们就先抓此人,让他上边的人慌一慌,旁边的人乱一乱,下边的人吗,抓了邱舜泉之后,再拿他们也不迟!”

    ……

    吏部,天官衙门。

    虽然人们经常调侃天子脚下遍地是官,谁出门都别耀武扬武。

    因为你不知道碰上个什么官,就是比你更大的。

    但是吏部官员,绝对是京官中最有权力的一群人。

    吏部官中,又有考功官权柄最重,非吏部尚书心腹不可任之。

    就拿吏部考功员外郎邱舜泉来说,他只是一个六品官,但全天下五品以下官员的命运,都掌握在他的手中。

    五品啊,除了极少数的上州知州,各地官府的知州、知府老爷们,也不过就是五品。

    如果这些知州、知府老爷们在朝里没有大靠山,区区一个考功员外郎,就能把他们折腾的欲仙欲死。

    这也是吏部侍郎左选郎中李建武只是个五品官,但是都察院却安排了左副都御史肖鸿基查他的原因。

    肖鸿基是四品官,而且当初为了安排杨沅,朝廷是把都察院整体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