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统计出来的战损结果,李显忠等将领便禁不住地浑身发抖。

    他们就是这一战的参与者,对于此战的惨烈和严重程度早有预料,可统计结果还是大大地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之外。

    宋军此战,陆续赶到灵壁地区并投入战斗的总兵力有十一万人,战死五万余人,轻重伤者尚未统计。

    而金兵投入战斗的总兵力宋军这边并不掌握,因为双方都是以添油战术在不断增加兵马,宋军这边无法准确统计对方的总兵力。

    但是打扫战场,共得到金军尸体四万余,抓获的伤兵和残兵、散兵两万余。

    这是因为这里毕竟是宋国的控制区,双方都打散之后,金兵只能自发地向北面逃跑,有的无力逃跑,只能原地等死或者等着被抓。

    那些挣扎逃走的,也得不到救助和支援,还要躲避宋军和宋国村镇的百姓。

    等到周边府县的民壮团练兴高采烈地跑来“拦芋头”时,他们就更没得跑了,只能被“拦”出来。

    而宋军散落各地和受伤不能行动的士兵,则被自己人救了下来。

    李显忠不知道这次金国投入了多少兵力,但他知道金国在两淮前线的常驻战兵有十一万,加上签军和地方武装,总兵力应该与宋国相近。

    其中淮东地区由于是金兵设伏的所在,后来从淮西又陆续抽调了大量骑兵过来,所以金兵在淮东的总兵力应该比宋军还多。

    如此一算,宋军何止是胜了,简直是大捷!

    平时一战,战损若超过一成,就极易出现三军溃败的局面。

    可这一仗,战损比居然达到了如此惊人的程度!

    如此重大的损伤和战果,主要都是从昨天下午到今日清晨,这一夜半天中发生的战果。

    而宋军先是中计被困,总兵力又弱于金军,还能取得如此战果,谁敢说它不是大胜?

    饶是李显忠如此老将,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踉跄着跑去向杨沅汇报战绩时,拿着战表的手都在不停地发抖。

    杨沅听罢,沉吟了一下,说道:“知道了,将战报送去朝廷吧。”

    李显忠听了微微一呆,我军大捷啊,大捷啊!

    而且你杨监军居功甚伟啊,你……这般淡定么?

    “是,末将遵命!”

    李显忠不自觉地用了敬语,对杨沅自居下属。

    他敬畏地看一眼杨沅,倒退了几步,这才转身。

    至于报捷什么的,那自然还是要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