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里游玩说话去了。

    ……

    赵瑗十三日回到临安,虽然是长途跋涉,但天子哪有什么休沐可言。

    由于十五日要举行盛大阅兵、献俘、祭礼、观灯、宫宴等一系盛大活动,因此大朝会提前了一天,于十四日举行。

    吏部的事是必然要追究的,包括汤思退的问题,但是眼下国家大庆的事情要放在前面,不宜在此时做些大煞风景的事。

    百官也都知道,今日只是天子还朝和百官见见面,今儿不适合商量国事,尤其是扫兴的事情。

    因此,也无人不识进退地就此上书言事。

    君臣快快乐乐度过了一个祥和的早朝,百官便各忙各的去了。

    杨沅也是出了皇宫便乘上快马,直奔西郊而去。

    明日阅兵礼,今日还要就诸般细节演练一番,以免明日当众出丑。

    枢密院这边,杨存中也汇合了殿帅赵密,紧急做着统筹安排。

    每日朝廷盛大活动时,皇帝的御驾安全都是由皇城司和枢密院负责的。

    皇城司亲从官们,负责充当皇帝的贴身侍卫。

    而皇帝要经过的地方,要去的地方,则由枢密院调遣兵马负责卫戍。

    禁军之前抽调走了五万精兵去淮东,现在为了确保两淮地区在屯驻兵员补齐之前的安全,又抽调了三万禁军去两淮驻防。

    而回来的八千伤兵是要参加阅兵的,其余参与阅兵的人马也由三衙抽调……

    如此一来,负责京城卫戍安全的人马就略显不足了。

    不过,禁军已经补允了两万新兵进来。

    这两万人不是新招募的良家子,而是从厢军中筛选出来的。

    大宋禁军的兵员,本就有各地招募和从厢兵、乡兵中选拔这几条渠道。

    但是招募的符合条件的良家子,由于不曾入伍从军,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

    可现在朝廷用人之际,那就只能从厢兵和乡兵中直接选拔了,而且适当放宽了对于身高的要求。

    这些从厢兵和乡兵中选拔出来的禁军,原本就是军人,可以直接派上用场。

    但,厢军作为各州府的镇兵,名义上虽然归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节制,实际上地方州府和兵部对它的管辖更多,对厢军的影响力远高于三衙。

    而兵部侍郎张舒宁,此刻正在两淮前线,手中掌握着数万精锐禁军和两淮州府的近十万屯驻军。

    李显忠回京来参加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