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此次阅军,在皇帝离京之前的原定计划中,仅仅是提振军心士气的一场阅兵。

    但是现在因为有了自大宋建立以来都极其罕见的一场大捷,这场阅兵便有了向诸国炫耀实力的重大意义。

    而献俘,也因此有了甚至比前面的阅兵方阵更加重大的意义。

    当老兵队伍昂首走过宗阳宫前,李显忠率队押解着俘虏队伍走过来的时候,军乐曲调忽然一变,从庄严肃穆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肃然站立在岗位上的水芙,目光也陡然变得锐利起来,那双眼睛,死死盯在提马走在献俘队伍前面的李显忠身上。

    耶律元宜等死掉的金国高级将领,其人头经过防腐处理,都盛在匣中,由宋军士兵捧在怀里。

    被生擒的金国将领们则背缚双手,被持刀士兵押解着。

    此番献俘礼并没有把两万多的金兵都押解来临安,而是择其官长等有品级的押来一千多人,参加献俘礼。

    在激昂的军乐声中,老军继续前行,献俘队伍进入阅兵场,前后两队人马即将在宗阳宫正门前完成换位。

    皇帝站在高高的宫城之上,头上有黄罗伞盖,身旁有旌旗飘扬。

    接下来,李显忠会亲自牵引级别比较高的三名金国将领作为俘虏代表,押至宫门前喝令其下跪。

    百官则会与所有观礼百姓一起,马上向皇帝称贺。

    随后,皇帝会威严地坐在御座上,当众宣布对他们的处治结果——是处斩亦或是赦免死罪。

    礼部的两名典礼郎已经开始引导官员们就位了。

    当李显忠喝令所有俘虏跪下,向大宋皇帝称降的时候,他们就要在城楼上率先向皇帝跪倒称贺。

    门楼下的所有军民也都要行礼。

    那时皇帝将坐在御座上,接受所有人的称贺。

    皇帝的御座已经从城门楼内搭了出来,放置在早就搭建好的高台上。

    皇帝要坐在这里,才能让城门下的百姓们也看的清清楚楚。

    “陛下,请上坐。”

    两名典礼郎安置好城上文武大员的站位,旋即便来请皇帝入座。

    赵瑗点点头,又向城下看了一眼。

    李显忠正昂首走在前面,举着他的仪刀。

    之所以三位指挥官的刀是木头做的,就是因为他们三位在整个仪式过程中要一直举刀,如果是真刀,其实蛮累的。

    而能成为巡阅使的大将,基本上年纪也都不小了,体力会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