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见杨沅若有所思,不禁笑道:“杨大夫,在想什么?”

    杨沅回过神来,欠身道:“太尉唤晚辈一声子岳足矣,晚辈可也是从过军的。

    晚辈是在看啊,看这满堂虎将,杨老将军果然名不虚传。”

    “哦?”

    杨政霜白的眉毛一挑,他的眉又粗又短,白之后,尤其有肃杀之气。

    “子岳听说过我?”

    “当然!”

    杨沅笑吟吟地道:“太尉宣和末应募,入伍即为弓箭手。

    靖康初,因拒夏人,英名初显。

    建炎间,从吴玠将军击金人,九战九捷,累功至武显郎。

    如兴元年初,金人趋和尚原,又攻箭筈关,太尉引兵大破之,斩千户一、酋长二。迁右武大夫……”

    杨沅将杨政生平风光大事逐一说了一遍,当真是如数家珍。

    嗯……不枉他背诵了一路。

    杨政闻言大悦,原本颇显肃杀的眉毛都透露出了温柔的喜气。

    “哈哈哈,好汉不提当年勇,如今可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喽。

    子岳你文称文魁,武当大帅,灵壁一战,杀得贼亮失魂落魄,一蹶不振,这才是文武双全的大英雄!”

    二人商业互吹一番,因为杨沅对杨政一生功绩的赞诩,让杨政心中大悦。

    人年纪大了,就喜欢回忆自己一生的辉煌,杨沅可谓搔到了他的痒处。

    杨政便亲切问道:“子岳家里还有什么人,是哪里人啊?”

    杨沅欠身讲了一下自己的情况,最后说道:“晚辈曾听亡兄说,我家乃河东清源杨氏。”

    “哦!河东清源……,什么?”

    杨政突然大惊,霍地一下站了起来:“河东清源杨氏?”

    杨政身材高大,因为年迈,霜发瘦颜,而骨架奇大,因而更显凶相。

    他这猛一站起,杨沅看着几乎以为他要扑上来动手似的,急忙也站了起来,暗自蓄力。

    杨沅心中只想,难道我家和他祖上有过仇怨?

    却见杨政惊喜道:“不知清源杨氏始祖,是哪一位?”

    杨沅立即肃立,拱起双手,恭敬地道:“我河东清源,杨氏始祖,是为杨公讳浩字定芦。”

    杨浩杨定芦。

    杨政想了一想,惊喜道:“果然是了,果然是了,难怪老夫一见你,便有亲切之感,你我两家,本是同祖同宗啊。”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