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已经失陷于金国,再也不可能回来的那个人,回来了。

    不仅回来了,而且他回来的第一次亮相,居然是这般情景。

    他要干什么?

    不过,很快他们就不用猜了。

    因为,更多的兵,跟在杨沅的身后,冲上了城头。

    杨沅在龙山渡船头上对他们的一番耳提面命没有白费。

    他们还真记住了。

    “诛奸佞,清君侧!诛奸佞,清君侧!”

    清君侧这词儿,从春秋时期就有了。

    百官一听,哪还不明白杨沅是要干什么。

    楼忘臣、赵谌等东宫属官顿时色变。

    燕王要清君侧,清的是谁?

    除了他们,还能有谁?

    不过……

    杨沅有多少人马?

    他能成功吗?

    赵谌站在人堆里,眯着眼睛看了看杨沅,不由自主地想。

    刚刚,赵璩中毒倒下,他只觉身心舒泰,很是畅饮了几杯,此时全都化作紧张的汗水,湿透了衣衫。

    杨沅这时候自然顾不及和他们寒喧,这种突袭式政变,唯一的关键,就是迅速控制住皇帝。

    杨沅抬眼,便往城门楼处望去。

    他看到,太皇太后吴氏,提着刀怔立在阶上,小皇帝赵愭,正骇然站在太皇太后身边。

    杨沅眯了眯眼睛,便举步走过去。

    吴幼瑶和椿屋小奈亦步亦趋,辛弃疾、杨泽和杨寿三人,则领着兵,立即对城头文武大臣形成包抄威慑之势。

    “燕王,你要做什么?”

    太皇太后厉声喝问。

    她是陪着赵构经历过苗刘兵变、淮西兵变和吕张复辟的。

    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倒是不怕。

    她有意喊出“燕王”的爵号,也是为了提醒杨沅,你是大宋之臣。

    杨沅止步,向吴氏恭敬地拱了拱手,很礼貌的中气十足地道:“臣,要清君侧!”

    杨沅当然不带怕的,赵构就死在他手上,秦桧也是,万俟卨还是。

    搞死过一个皇帝两个宰相的人,怎么可能惧怕吴氏。

    不过,他对吴氏的为人和一生的经历,还是很尊重的。

    吴氏对他也还不错,所以他对这位太皇太后,依旧是执礼甚恭。

    这时,皇太后谢氏、公主赵宁儿,还有庆王赵恺和恭王赵惇,也都闻声跑到了门口。

    眼见是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