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年,周武帝纳杨坚长女杨丽华为皇太子妃,于是对杨坚更加礼遇尊重。”

    “齐王宇文宪向周武帝进言,称杨坚的面相恐怕不是作为人臣的相貌,应该尽早除掉他,周武帝不以为然。”

    “内史王轨也急切地进谏,称太子日后并非国家的主人,而杨坚生有反叛的相貌。”

    “杨坚知道后十分畏惧,行事小心谨慎,以韬光养晦。”

    来和:还好我聪明,当初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否则就要得罪隋文帝了。

    宇文宪:本王早就知道杨坚此人心怀不轨,果然被本王说中了,可惜武帝不以为然,错过了铲除杨坚最好的时机。

    王轨:我说什么来着,相由心生,一看杨坚就是反贼。

    杨坚:要不是朕当时谨小慎微,恐怕早就被这些奸人害了。

    他当时可没有任何野心,却还要遭到奸人的无端指责,想要置他于死地,这上哪说理去。

    他后来造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这些奸人逼反的。

    “578年,北周宣帝即皇帝位,杨丽华从皇太子妃成为宣帝皇后。”

    “杨坚作为皇后的父亲,被任命为上柱国、大司马,开始辅政北周政权。”

    “周宣帝制定了《刑经圣制》,极为严苛,杨坚认为法令条例严酷不能够兴盛国家、安定百姓,加以恳劝。”

    “杨坚的地位和声望渐高,周宣帝对其产生忌惮之心。”

    “周宣帝有四位宠幸的后妃,几人为了争宠,常常诋毁对方。”

    “周宣帝发怒之时,对皇后杨丽华称一定会族灭杨家。”

    “于是周宣帝召杨坚入宫,命令左右侍卫如果杨坚神色有变就杀了他。”

    “不料杨坚到了宫内,神情和脸色自若,于是周宣帝没能找到借口杀了他。”

    刘彻:杨坚历经了好几个北周皇帝,这北周的皇帝更换也太频繁了,周文帝,周明帝,周武帝,周宣帝,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

    他之前就有听说南北朝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如今看来的确如此。

    这得混乱成什么样子,短短时间就更换了四个皇帝。

    而且看这情况,估计除了周宣帝,后面还有其他的皇帝。

    这么看的话,隋文帝杨坚结束混乱,统一天下,这样的功绩不可谓不大。

    他记得很清楚,之前天幕就有一个盘点千古一帝的视频,其中就有隋文帝杨坚。

    虽然杨坚的功绩比不上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