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之战后。”
“他又拼凑了五个师,不过这些新拉来的壮丁士气低落。”
“面对这俩弱鸡,北伐军轻松取胜。”
蒋介石:这次北伐,我势在必得,没有人可以阻止我统一全国。
为了北伐大业,他费劲千辛万苦,这才把江浙财阀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他的战车上。
有了江浙财阀利益集团的帮助,他就可以彻底解决北伐大军军费的问题。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伐,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以北伐军的兵力,消灭北方的奉系军阀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他六十万北伐大军面前,不管是张宗昌,还是孙传芳,都只有被碾压的份。
解决了这两个小喽喽,对付张作霖也就容易了。
“4月10日,北伐军攻占台儿庄。”
“4月14日,又占领临城。”
“孙传芳率部反扑,结果他的老巢济宁反倒被北伐军袭取。”
“张宗昌派兵增援,被北伐军击退。”
“孙传芳见大势已去,无心恋战,率残兵向济南方向撤退。”
“失败情绪是会传染的,孙传芳这一退,张宗昌也无心恋战。”
“5月1日,张宗昌、孙传芳两人放弃济南向德州撤退,北伐军遂攻占济南。”
“济南往北过了黄河,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
“眼看奉军节节败退,北伐军就要一统全国。”
“日本人坐不住了,决定亲自下场干涉。”
“4月19日,田中义一通过驻上海总领事馆警告国民政府。”
“如果在济南附近战争,日本便会出兵。”
“面对日本的威胁,白崇禧态度坚决,主张强硬还击。”
“而蒋介石则在回电中称,日本出岳不足妨碍北伐之进展,决无因外兵中止革命之理也。”
“表面上,蒋介石很强硬。”
“然而,在日本干涉问题上,蒋介石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5月2日,日军第六师团5000余人开进济南,与北伐军爆发正面冲突。”
“当天晚上,蒋介石得知消息,担心引发中日战争,决定对日军的挑衅不加抵抗。”
“其在5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不屈何以能伸,不予何以能取。”
蒋介石:虽然我也很想干小日本,但为了避免爆发更大的
“他又拼凑了五个师,不过这些新拉来的壮丁士气低落。”
“面对这俩弱鸡,北伐军轻松取胜。”
蒋介石:这次北伐,我势在必得,没有人可以阻止我统一全国。
为了北伐大业,他费劲千辛万苦,这才把江浙财阀的利益牢牢绑定在他的战车上。
有了江浙财阀利益集团的帮助,他就可以彻底解决北伐大军军费的问题。
解决了最大的难题,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伐,再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以北伐军的兵力,消灭北方的奉系军阀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他六十万北伐大军面前,不管是张宗昌,还是孙传芳,都只有被碾压的份。
解决了这两个小喽喽,对付张作霖也就容易了。
“4月10日,北伐军攻占台儿庄。”
“4月14日,又占领临城。”
“孙传芳率部反扑,结果他的老巢济宁反倒被北伐军袭取。”
“张宗昌派兵增援,被北伐军击退。”
“孙传芳见大势已去,无心恋战,率残兵向济南方向撤退。”
“失败情绪是会传染的,孙传芳这一退,张宗昌也无心恋战。”
“5月1日,张宗昌、孙传芳两人放弃济南向德州撤退,北伐军遂攻占济南。”
“济南往北过了黄河,就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
“眼看奉军节节败退,北伐军就要一统全国。”
“日本人坐不住了,决定亲自下场干涉。”
“4月19日,田中义一通过驻上海总领事馆警告国民政府。”
“如果在济南附近战争,日本便会出兵。”
“面对日本的威胁,白崇禧态度坚决,主张强硬还击。”
“而蒋介石则在回电中称,日本出岳不足妨碍北伐之进展,决无因外兵中止革命之理也。”
“表面上,蒋介石很强硬。”
“然而,在日本干涉问题上,蒋介石却是说一套做一套。”
“5月2日,日军第六师团5000余人开进济南,与北伐军爆发正面冲突。”
“当天晚上,蒋介石得知消息,担心引发中日战争,决定对日军的挑衅不加抵抗。”
“其在5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不屈何以能伸,不予何以能取。”
蒋介石:虽然我也很想干小日本,但为了避免爆发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