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痹一般。”

    “公元208年,曹操又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并对使者说。”

    “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就把他抓起来。”

    “司马懿听说后非常害怕,只得就职。”

    “之后,曹操逐渐发现司马懿有雄心壮志,且有狼虎之相,于是心里很担心。”

    “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

    “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这才得以平安无事。”

    “于是司马懿开始废寝忘食,勤于职守,才使曹操安心。”

    “公元215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随军。”

    “他对曹操说,刘备用诡计俘虏刘璋,蜀中之人还未曾归附他就又兴兵争夺江陵,这正是破刘的大好时机。”

    “今若在汉中陈兵示威,宜州就会震动不安。”

    “再进兵威逼,蜀兵势必瓦解,趁这个机会一定能大功告成。”

    “但曹操认为已经得到了陇右,还想得到蜀地,这是人心不足,所以没有听从司马懿的计策。”

    曹操:司马懿狼子野心,孤果然没有看错他。

    他第一次招募司马懿任职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此人心眼多,不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早不风痹,晚不风痹,偏偏他派人去请的时候风痹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后来他强制把司马懿招募到府上任职,发现此人有雄心壮志,不像是要屈居人下的样子。

    那个时候,他就对司马懿严加提防,绝不给其掌权的机会。

    可司马懿最终成功篡夺了曹魏政权,这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自从得知这一点后,他就已经派人去捉拿司马懿了,只可惜被这个老贼跑了。

    “公元219年,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佐助魏太子曹丕。”

    “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后任军司马。”

    “建议屯田解决粮食问题,得到曹操的采纳。”

    “并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太守傅方骄奢。”

    “这样的人都不应该驻守边防,但曹操却并没有重视。”

    “同年8月,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水灾。”

    “关羽围曹仁于樊城,趁机进攻擒拿于禁、斩庞德。”

    “胡修、傅方二人果然乘机降蜀,曹仁更加危急。”

    “因樊城距离许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