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

    “段威害怕贾诩取代自己的位置,但表面上对贾诩还是礼遇有加,贾诩看出后更加感到不安。”

    “当时张绣在南阳,贾诩暗中交接了张绣,张绣便派人去迎接贾诩。”

    “贾诩准备走的时候,有人对贾诩说,段威待伱不薄,你怎么就离开他了呢?”

    “贾诩对他说,段威生性多疑,虽然礼节周到,但是却靠不住,时间长了定被他所害。”

    “而我离开,他也一定很高兴,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结交强大的外援,所以也一定会善待我的家人。”

    “而张绣缺乏谋士,也很愿意得到我,这样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够得到保全。”

    “贾诩到达张绣处,张绣礼遇有加,而段威也果然善待贾诩的家人。”

    苏轼:贾诩的聪明才智不在诸葛亮、司马懿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三国的谋士众多,其中他最欣赏的,就是号称第一毒士的贾诩。

    贾诩此人计谋的确极高,不献计则已,一献计必然是一击即中。

    绝不会给敌人机会,就算不死也是重创。

    甚至就连曹操在宛城之战中,都差点被贾诩的计谋干掉。

    他最佩服的一点,就是贾诩有才,但不露锋芒,韬光养晦低调才是王道。

    三国谋士聪明且比贾诩强的人有不少,但却一个个不是早逝便是累死。

    而贾诩不想活的那么累,你有难问我,我答,你不问我,我就不开口。

    你赢不会少我好处,你输对我也没损失,活着才是王道,贾诩太过精明也太惜命。

    “公元198年,曹操南征张绣。”

    “突然有一天领军撤退,张绣亲自率兵去追。”

    “贾诩劝阻不能追,追则必败。”

    “张绣不听,进军与曹军交战,结果大败而回。”

    “而此时贾诩又对张绣说,快去追,现在追,再战必胜。”

    “张绣谢绝说,刚才没有听你的话,结果大败,现在再追有什么用?”

    “贾诩只说现在军情已经发生了变化,立刻追击必然获胜。”

    “张绣还是相信了他,于是收集散兵追击曹军与之大战,果然得胜而归。”

    “张绣回来之后,不解的问贾诩,这是怎么回事?”

    “贾诩解释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军刚开始撤退时,曹操必定亲自断后,所以知道将军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