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三十九年,周襄王的弟弟叔带勾结戎人进攻京城。”

    “王室内乱,十分危机,齐桓公派管仲帮助周襄王平息内乱。”

    “管仲完成得很好,获得周襄王赞赏。”

    “周襄王为了表示尊重霸主的臣下,准备用上卿礼仪设宴为管仲庆功。”

    “但管仲没有接受,最后只接受了下卿礼仪的待遇。”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重,齐桓公亲自到府探望,并向管仲征求由谁接替相位。”

    “管仲举荐了公孙隰朋,还提及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几人只善于阿谀奉承,没有治国才能,要求齐桓公远离这几人。”

    “不久,管仲因病逝世,继任的公孙隰朋、鲍叔牙两位相国继续沿用管仲所留下的政治制度。”

    “管仲的后代被任命为大夫,世世代代享受福荫。”

    朱元璋:管仲给了齐桓公临终忠告,让他务必远离阿谀奉承之人,可惜齐桓公没听从管仲的忠告,重用信任这几人,以至于最终死于这几个奸人之手。

    管仲在临终之前,希望齐桓公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

    但齐桓公认为易牙不惜烹煮自己的儿子以满足他的口味,这样的人不用怀疑其忠心。

    可管仲认为人的本性是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都能忍心煮死,况且是对待其他人。

    齐桓公认为竖刁阉割了自己以便能侍奉他,这样的人不需要怀疑。

    但管仲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对君王也不会有什么忠心之说。

    齐桓公认为常之巫能审察死生之理,能驱除鬼降给人的疾病,这样的人不用怀疑。

    管仲却认为死和生是命中注定的,鬼降给人的疾病是由于精神失守引起的。

    君王不听任天命,守住精神,却去依靠常之巫,身为君王必然会无所不为。

    齐桓公认为卫公子启方侍奉他十五年了,自己的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种人不用怀疑。

    管仲却认为人的本性都是热爱自己的父亲,父亲死了都忍心不回去奔丧,对君王也不会有什么忠心。

    尽管管仲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了齐桓公这些道理,但齐桓公却置之不理。

    管仲死后没过多久,齐桓公就把管仲的临终之言抛之脑后,反而重用这些奸人。

    最后果然一语成谶,齐桓公死于这几个奸人之人。17小说网_www.17xs.fu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