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死。”

    “在赵普的辅佐下,一年之内粉碎了李筠、李重进的反叛。”

    “从计谋到躬亲,赵普功不可没,晋升兵部侍郎之职。”

    “960年末,赵匡胤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询问国家长治久安的计策。”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

    “赵普觉得问题就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

    “只要削夺其权,控制粮草,收拢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的话还没说完,赵匡胤就明白了。”

    “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赵匡胤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

    “把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罢为成德节度使,分化兵权。”

    “次年七月初九,手下大将等发誓永远效忠赵匡胤,海枯石烂永不变心。”

    朱棣: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的文盛武衰之势也由此开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宋朝之所以有后来的屈辱,其根源在于赵匡胤开国之初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宴请一众高级将领,装作喝醉酒的样子试探这些将领。

    假如你们的部下为了富贵而造反,那该怎么办?

    将领们在猜想是否被赵匡胤怀疑时,赵匡胤做出了许诺。

    人生在世富贵二字,无非金钱、美女、田产、子孙,叫你们应有尽有,颐养天年,岂不美哉!

    赵匡胤为了打消将领们的顾虑,还愿意与他们联姻结成亲家。

    赵匡胤的一番话让将领们彻底明白了用意,完全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于是,第二天纷纷辞去军职,交出兵权,到地方做节度使去了。

    在这一事件过程中,赵普献策之功自然是不能抹杀的。

    杯酒释兵权对于宋朝来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杯酒释兵权之后,禁军统兵权被分化,且统兵权与调兵权在之后也分离。

    而随之确立的军政体制,隔断了唐末五代那种朋党勾结的官兵关系。

    从根本上解决了唐末五代动辄改朝换代的痼疾,强化了皇权,巩固了北宋新政权,为北宋社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