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丝毫不知道收敛,很快大臣就向他举报赵普的胆大妄为。

    原来赵普在议事大厅内放置了一个大铁缸,只要是赵普不想让他看到的奏折,赵普都会不经他审阅,直接扔到大铁缸内烧掉。

    他得知后勃然大怒,没有想到赵普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然敢蒙蔽圣听,私烧奏折。

    于是乎,他就罢免了赵普,赶出了开封城。

    “赵普常被人诋毁,在朝廷任官几年,郁郁不得志。”

    “遇到柴禹锡等人告发秦王赵廷美骄奢恣肆,将会发生阴谋。”

    “宋太宗赵光义召问,赵普表示希望在机要部门来观察事变。”

    “退朝后又上书宋太宗,自陈赵匡胤临终顾托之事,言辞非常恳切。”

    “宋太宗感动醒悟,召赵普加以慰谕,不久封为梁国公。”

    “原先,秦王赵廷美位次在宰相之上。”

    “到这时,因为赵普是勋旧大臣,又任宰相。”

    “赵廷美上表请求位次在赵普之下,宋太宗听从了。”

    “986年春,宋太宗北伐,久未班师,赵普上书力谏收兵息战。”

    “两年后,赵普被封为太保,第三次出任宰相。”

    “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

    “宋太祖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并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

    “赵普当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阳,终年七十一岁。”

    “宋太宗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他也有旧交情,赵普果断能决断大事。”

    “宋太宗即位以来,常常待赵普优厚礼遇。”

    “赵普也倾尽全力效忠君王,对国尽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

    “宋太宗失去赵普非常痛惜,于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宋太宗追赠赵普为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赐谥忠献。”

    “次年二月,葬于洛阳邙山,后被追封韩王。”

    宋太宗赵光义:赵普是建立国家的重臣,是为世人所重的伟才。

    他碰到了好几件麻烦事,最终是赵普出山坐镇才解决这些问题。

    赵普回来做官后,解决了他继位合法性的问题和他长子继位的问题。

    这类问题一直都是他的心结,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才使得他的政权不稳。

    赵普帮他解决了大麻烦,他非常高兴,认为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