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语,并提倡正名运动。

    此后,诸子百家都开始加入到名辩的浪潮之中。

    儒、墨、道、法等学派纷纷发表自己有关名实的看法,不过他们大多是以政治的观点来看待名实关系。

    直到公孙龙才开始真正将名实关系作为一个专门的逻辑问题加以研究,形成了名家学派。

    公孙龙创立学说的目的也与其他学者一样,是为了正名实和化天下。

    只不过公孙龙走的是一条另类的道路,那就是用类似炒作的手段让自己的学说闻名四方。

    他别出心裁地用白马非马这一明显有违常认知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果然其学说刚刚兴起就引来各家的高手来与自己辩驳。

    一来二去,公孙龙也就随着白马非马的观点在诸子百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由其学派思想提出了二十一個辩论命题,其中经典的六个命题。”

    “第一个命题,卵有毛,名家说蛋有毛。”

    “其推理是蛋能孵化出有毛的鸡鸭,所以蛋是有毛的。”

    “第二个命题,鸡三足,名家说鸡有三只脚。”

    “理由是除两只脚外,再加上鸡脚这个名称,所以得出鸡有三只脚。”

    “第三个命题,龟长于蛇。”

    “蛇比龟长,人人皆知。”

    “可名家偏说龟比蛇长,其理由是龟有大小,蛇有长短,大龟可以长过短蛇,所以说龟比蛇长。”

    “第四个命题,马有卵。”

    “马是胎生,禽是卵生。”

    “可名家却偏说马能生蛋,理由是万物本质是同一的,胎生的马与卵生的禽都是物,所以马也可以有蛋,或者可以卵生。”

    “第五个命题,狗非犬。”

    “狗就是犬,犬就是狗,一物二名而已。”

    “可名家说狗不是犬,《尔雅》中曾解释,犬没有长大时叫狗。

    “公孙龙据此论道,二物必有二名。”

    “狗就是狗,犬就是犬,狗不是犬,犬不是狗。”

    “这并不是大小之别,而是二者实质区别。”

    “第六个命题,丁子有尾。”

    “钉子是楚国人对青蛙的称谓,人人皆知青蛙没有尾巴。”

    “可名家偏说青蛙有尾巴,理由是青蛙的幼虫蝌蚪是有尾巴的,可见青蛙原本是有尾巴的。”

    “在看到如鸡有三只脚这些命题理论时,都不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