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后亲自照顾她,时而为她诵读史书,或者谈些家常来解闷。”
“顺治帝先后册立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母亲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后降为侧妃。”
“另一位就是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妃。”
“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
“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逝,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
“顺治十七年,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
“顺治哀痛至极,他以皇后礼葬来表达对董鄂妃的哀悼。”
“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董鄂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为其罢朝四个月。”
“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罢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
“为董鄂妃去世而这样的罢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
“顺治十七年,给孝献皇后董鄂氏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
“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
“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
“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竟长达4个月之久。”
“为了彰显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贤德,顺治命大学士撰写《孝献皇后传》。”
“顺治对董鄂氏的丧礼大操大办也明知违背她的意愿,但他无法自制,似乎只有如此表示对董鄂氏生前没有晋升皇后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在孝献皇后董鄂氏薨逝后仅半年,顺治帝染上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
“当时正值元旦,无论宫中与民间都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
“就在这时皇帝病重的消息从宫中传出,朝廷颁布大赦令,可惜并无收效。”
袁世凯:相比于顺治出家为僧,最大的死因就是天花。
顺治皇帝24岁驾崩,清史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尤其对死因一律回避。
对于顺治的死因,目前有两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