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令人陶醉,也让本来毫无波澜的心湖,忽然变得不再平静。

    江亭、明月、江流、离舟,诗人连续地叠加了多个意象,烘托出送别时的氛围。

    诗人又通过已觉、复看进行转折,委婉地道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惜别之意。

    心中的火焰一旦点燃,就很难熄灭,朋友的离别虽然就像一盆冷水。

    可是它不仅没有浇灭那团熊熊火焰,反而激起了诗人更多的感怀。

    全文情感深沉,却又含而不露,令人赞赏不已。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他乡送客,这种滋味一般人可能体会不到。

    王勃天赋异禀,却又因为青春年少而犯错,从此告别了轻松惬意的生活。

    并深刻地体会到命运多舛、人生坎坷,所以他也会格外地珍惜真挚的情谊。

    这首诗情真意切,字字含泪,细细品味,着实令人感动。

    返乡的船只,在江上来往穿梭,仿佛列队而行。

    归家的车骑,在路面挨挨挤挤,好像排成一行。

    江南江北的人们,隔着江面相互眺望,心里充满了思念之情。

    在这难舍的离别之际,波澜壮阔的大江,岂止只是一条水流。

    那些被江水隔断的两岸山川,由于没有横跨的桥梁,似乎分属两个不同的家乡。

    诗人首先描述了一幅繁忙的景象,江面上客船不断往来。

    岸边的街道上也是车马成行,两岸的人们更是隔江相望。

    在这早秋时节,人们都好像归心似箭。

    其实这只是诗人思乡心切,却借助景物表达出一种强烈的乡愁。

    互相望三字,形象地传达出一种难以割舍的离情。

    朋友很快就要乘舟远行,对面的青山仿佛正在发出召唤。

    一旦客船到达对岸,就好像到了另一片家园,其实两地不过只是隔了一条江。

    诗人叹息山水远隔,无法自由通行,也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归乡无计的无奈之意。

    结尾采用反问句式,更加突出了一种难舍难分的依依别情。

    可谓意在言外,堪称点睛之笔!

    “唐朝初年,王公贵族们喜欢斗鸡这项娱乐活动,尤其是唐太宗时期的一位叫叫杜淹的官员。”

    “因为献上一首斗鸡诗,暗中夸赞李世民平定海内的战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