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进位魏王。”

    “作为父亲的副手,曹丕此一时期在政治上没有独立施展的空间。”

    “曹丕与曹植是同母兄弟,曹丕为长兄,曹植小曹丕五岁。”

    “曹植十余岁时,已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数十万字,且擅长撰文。”

    “其才华令曹操惊异,一度将之列为继承人候选。”

    “建安十九年曹操出征孙权时,特意留曹植而非曹丕镇守邺城。”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在储嗣之争中胜出。”

    “曹操戴有十二条玉串的王冕,坐金根车,驾六马,并册立曹丕为魏王太子。”

    杜甫:都说曹丕手足相残,可实际上,曹丕比曹植去世还要早。

    曹丕作为曹家的二公子,从小就受到哥哥曹昂的宠爱和曹氏家族众星捧月般的待遇。

    曹家家境富贵,曾祖父曹腾,祖父曹嵩,父亲曹操都是朝廷重臣。

    后天优秀的教育环境加上曹丕自身天资聪慧,和父亲曹操严厉教导之下。

    曹丕少年时代就通读了四书五经,《史记》等著作,深得曹操喜爱。

    震惊朝野的宛城事变中,曹操最钟爱的接班人,长子曹昂牺牲了,曹操便把曹丕当作接班人来培养。

    但是幼子曹冲的降世,让曹操开始对曹丕转变了态度。

    这让曹丕有些惊慌,但又不能做什么。

    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曹冲年仅13岁就因病去世了。

    自从曹冲死后,能和曹丕争夺接班人地位的只有曹植和曹彰两个人了。

    曹操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三个人,但很快就把曹彰给掉了。

    有一次,曹操在家庭聚会上问他的儿子们将来打算干什么。

    儿子们的回答大致相同,都是希望能够治理超纲,上报君王社稷,下安黎民百姓。

    剩下对曹丕继承人人选存在威胁的就是曹植了。

    但曹丕曾扪心自问过,虽然曹丕自幼聪慧,文学造诣相当的高,但是和弟弟曹植相比还是查了一截。

    这让曹丕很是担心,于是问他一位叫吴质的幕僚怎么办。

    父子之间最重要的是真情,只要曹丕能让魏王感到世子的真情实意,这事情就好办了。

    有一次曹操远征,众臣们和曹操的儿子们都出城给曹操送行。

    曹植写给了曹操一篇文章,写的是慷慨激昂,众人都觉得曹植的文章写的太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