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应昭来到临安,杨万里与陆游思想、学术观点、诗歌主张等方面虽不一致,但对陆游的文学才能却是推崇备至。”

    “淳熙十四年,杨万里被任为秘书少监,掌管图书、国史、天文历数等的秘书省副长官。”

    “此时写有《旱曦应昭上书》等,陈述自己的政见,宋孝宗称他直不中律。”

    “而孝宗年事已高,北伐中原早以失去信心,宰臣没有多大作为。”

    “杨万里虽竭心国事,但收效甚微,不免有点灰心。”

    “淳熙十五年,宋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的建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

    “朝中一些人认为张浚也在配飨之列,其中杨万里最为坚决,上书力争主战名将张浚也应当配飨。”

    “指斥洪迈专横独断,言辞激烈,由此惹恼孝宗。”

    “四月,杨万里与洪迈都被遣外任,杨万里出赴任筠州知州。”

    “淳熙十六年,宋孝宗传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宋光宗。”

    “五月,光宗便给杨万里恢复直秘阁的贴职,八月召杨万里入京。”

    “九月,杨万里入京,不久就受到光宗的接见。”

    “杨万里一连上了三道奏札,叮嘱光宗要爱护人才、防止奸佞。”

    “淳熙十六年,杨万里被任命为借焕章阁学土接伴金国贺正旦使,迎送和陪伴金国来南宋祝贺元旦的使者。”

    “金使南来,常兼负窥探虚实的任务,盛气凌辱、敲诈勒索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沿途州县忙于接待,苦不堪言。”

    “杨万里率领的船队由二十四只大船组成,白天岸上纤夫密如蚂蚁,晚上火炬照得如同白昼。”

    “迎送的路线是南起临安,北到淮河,中经运河、长江。”

    “这一带正是昔日南北交锋的战场,吊古伤今,杨万里写下一系列爱国主义诗篇。”

    “绍熙二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

    “杨万里认为此时行使这种货币并不利于国情,是变相增加百姓负担,不易被接受,便上书谏阻,不奉诏。”

    “这一行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于是杨万里再次被贬,任赣州知州。”

    “杨万里自请离职,改作祠官,该年八月回到家乡吉水,开始归隐生活。”

    “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是由于当时韩侂胄擅政,嘱托杨万里为其作记,并许以高官。”

    “杨万里表示,官可弃,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