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狂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孙子杜甫在诗歌上获得那么大的成就,恐怕也会得意地捋着胡须说一句不愧是吾孙。”

    文天祥:初唐诗坛第一人,狷狂一生,初心不改。

    杜审言是三国终结者杜预的后人,也是诗圣杜甫的爷爷。

    杜甫曾在诗中写道,诗是吾家事。

    意为诗是他家祖辈相传的事业,又赞他曰吾祖诗冠古。

    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发展中最早、最重要的人,是初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人。

    杜家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慎言寄托着长辈对他谨言慎行的盼望。

    但实际上,杜审言一生都十分狂傲。

    唐高宗乾封年间,杜审言在洛阳任职,前往长安参加调选试判考试。

    杜审言的性格如此狂放,连上司都不放在眼中,难免就会得罪他人。

    果然,在被贬到吉州时,司户郭若讷和司马周季重就联手给他找了个罪过,逮捕入狱,甚至判了死刑。

    他年仅16岁的二儿子杜并,性格多少也遗传了父亲,冲动之下便当面行刺了周季重。

    周季重当场死亡,杜并也被周的手下杀害。

    也是因为杜并之死惊动了朝廷,重新查明了事情真相,将杜审言释放出狱,回到了洛阳,并得以平反昭雪。

    和他的狂放性格不同,杜审言的诗歌却工整精密、严肃澄明,在初唐诗坛高华雄整,为时辈称赞。

    在被贬出京之时,陈子昂等45位朝中和诗坛好友前往相送,足可见其影响力。

    杜审言曾在江苏的江阴任职,与陆丞是同郡邻县的僚友。

    或许是诗文相交,陆丞在早春时分郊游远望,写了一首诗寄给杜审言。

    杜审言和陆丞都是宦游之人,在万物更新的春日,感触自然更深。

    两人做官的地方在江苏常州,离大海和长江都很近。

    所以诗人将破晓时的曙光称为海曙,将悄然来临的春天称为江春。

    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的大海升临人间的,像曙光一样映照着满天云霞。

    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日光下浮萍颜色转深,绿得生机勃勃。

    这四句写的都是早春游望所看到的景象,从海边云霞到眼前的黄莺浮萍,视线由远而近,写尽与北方截然不同的独特春光。

    但就杜审言的评价而言,原诗古朴高华,且感情深挚,能让读者忍不住流下泪来,沾湿巾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