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说,谁诗先写好,就赐他锦袍。

    左史东方虬先作好了诗,武则天随即颁赐锦袍,可东方虬刚坐下,宋之问就把所作诗《龙门应制》献上了。

    该诗不仅写得快,而且文铺锦绣,字吐珠玑,一下子就打动了武则天。

    武则天大为高兴,从东方虬手中夺回锦袍改赐宋之问。

    宋之问才华出众、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因夺袍赠宋事件得以展露文学天赋而名声大噪。

    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

    宋之问转而投向皇帝的男宠张易之兄弟,张易之兄弟爱其才。

    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

    没过多长时间,他难以忍受岭南蛮荒之地的生活,竟然瞒着朝廷,偷偷逃回了洛阳,藏在洛阳的王同皎家。

    王同皎曾同宰相张柬之一起逼退武则天,杀张氏兄弟,他家委实最为安全。

    因为是逃回来的,不敢见以往的亲朋好友,他写下《渡汉江》。

    王同皎每日好酒好肉款待,答应代为周旋,甚至抵足而眠。

    然而,宋之问此时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王同皎伙同张仲之正密谋杀掉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

    宋之问听到后立即派侄子前去告发,张仲之全家被杀。

    宋之问卖友求荣,被提拔为鸿胪主簿。

    宋之问先是依附于武三思,武三思死后,他又依附于安乐公主,被太平公主揭发其主持贡举时的贪贿事宜,外贬越州长。

    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在越州,他开始勤政爱民。

    他登山涉险,访察民生,在这段时间,他真诚歌颂了大禹治水、救灾拯民的千古圣德。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复位。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因为曾依附武三思被赐死于徙所,享年56岁。

    宋之问人品不怎么样,但他的文学成就卓著。

    他为文赋诗,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对诗的声律化有重大贡献。

    宋之问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又善于逢迎拍马,被武则天欣赏,一路升迁。

    但是他一身媚骨,最终站错队被赐死,令人遗憾!

    “后来,又过了几年之后,随着武则天彻底坐稳了皇位,开始逐渐贪图享受,武则天开始豢养男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