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想也不是根弱柴。”

    “可惜他遇上专打硬仗的贾复只能自认倒霉,被小贾追着痛打落水狗,屡战屡败,最终被杀出历史名人榜,连度娘都找不到他了。”

    “贾复因为大胜陈侨,加封穰、朝阳二县食邑。”

    “刘秀攻取洛阳收降刘玄的主力部队,一举奠定了他在汉统上的优势地位。”

    “不过,更始政权的将领还有不少没被搞定,他们拥兵自重,依然对建武政权构成威胁。”

    “刘秀劝降无果,就召集诸将询问谁愿前去灭了尹尊。”

    “于是,刘秀即派贾复率骑都尉阴识和骁骑将军刘植渡过五社津,攻打尹尊。”

    “有老成持重的阴国舅从征,正好可以把控贾复的不必要冲动。”

    “三人相得益彰、配合默契,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打得尹尊竖起了降旗。”

    “之后,贾复又率军一路向东,攻打淮阳太守暴汜。”

    “暴汜虽然姓暴,但遇上一个比他还要暴上十分的猛人贾复,只得乖乖归顺。”

    “这年秋天,贾复又马不停蹄地平定了召陵和新息。”

    “后来贾复亲家马援的食邑就在新息,原来竟是被贾复收复的,两人结亲倒也有缘。”

    “公元27年,贾复迁为左将军。”

    “随着东汉的制度日益完善,左将军作为重号将军,地位远非杂号将军可比。”

    “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即官拜手握强兵的重号将军,真的令人敬佩。”

    “同年,贾复参与了对赤眉军的围剿。”

    “作为东汉末来名头最大的起义军之二,赤眉是很扎手的,邓禹当年携百万之众尚不能搞定。”

    “如今,刘秀不得不亲自出马,与大将冯异东西夹攻,企图将其赚入彀中彻底消灭。”

    “作为刘秀麾下最具战力的猛将,贾复当然不愿错过这场战争盛宴。”

    “贾复的军队先后在新城、渑池一带连破赤眉军别部。”

    “最终与刘秀的主力在宜阳会师,成功将樊崇率领的赤眉军包围在预设的伏击圈内。”

    “至此,曾经搅动山东、残破关中的赤眉军再也没了昔日的威风,只能拱手请降。”

    “平定赤眉之后,贾复上战场的机会就不多了。”

    “此时的他,虽然未及弱冠,但已然伤痛满身。”

    “由于多次参与溃围救急之战,身先士卒出入万马军中,贾复受伤的机率远高于其他东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