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田问道:“皇上,这个水电厂我们都知道,就是利用水流的冲力,带动转子发电。可是这个火电厂,是什么?”

    “就是烧开水,和蒸汽机原理一样,利用高压蒸汽,带动转子,进行发电。”

    叶坤微微一笑:“所以说,科技的尽头,就是烧开水。只要开水烧得好,上天入地,都能做到。”

    众人大笑。

    叶坤又带着大家,去看电焊试验所。

    电焊和氧焊技术,早都开始琢磨了。

    电焊的难点,在焊条研制;

    氧焊的难点,在高压氧气。

    叶坤也不是万能的,只是提出思路,让大家慢慢摸索。

    现在已经有了电力制氧机,可以将氧气收集起来,放在大型皮囊里,然后挤压皮囊,进行氧焊。

    虽然说,这样的氧焊很麻烦,但是可以解决技术攻坚问题。

    电焊条,也试验了很多,估计很快就会成熟。

    有了电焊和氧焊,就能生产更大的战船和商船,增强船体的坚固程度,增加载重量。

    孙乙问道:“皇上师兄,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能不能打造一艘大船,上面能容纳一万人的?”

    “肯定不行,五千人的大船,都勉强。”

    叶坤摇摇头,笑道:

    “肖德权以前,打造过一艘宝船,号称能承载三千人。结果还没试航,一阵大风,把宝船刮翻了。我们现在的技术,远胜于当年的肖德权。

    如果在平静的大湖之中,打造一艘承载五千人的大船,我觉得没问题。但是这样的大船下了海,就不好说了。”

    船越大,越是稳定。

    但是船体越大,对船体材料的要求越高。

    简单的木头和钢材,做不了太大的海船。

    后世的航空母舰,能承载两万士兵,还有许多飞机和战略武器,那都是特种钢,是人类顶级智慧的产品。

    即便是华夏大国,也是在其他国家搞出航母之后的几十年,才慢慢摸索出了航母制造技术。

    孙乙说的万人大船,跟航母没有多大区别了,叶坤是万万做不来的。

    孙乙笑道:“那我们就做一个五千人的大船呗,做出来,给大家开开眼界。”

    “没必要。”

    叶坤摇摇头:“把千人大船的技术,琢磨透了,比什么都好。船越大,制造成本越高,我们的国力,也承受不起。”

    何田田点头道:“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