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屏回复几句话:“选拔人才,兴办实业;建立兵工,编练军队;整肃官员,休养百姓;开源节流,吸引资本。”随后按照历史发展,将成立于1939年后来成为全国16个省区争相效仿的贵州企业公司的经营模式详实告知杨森,并请杨森向当时国民政府实业部长吴鼎昌请教。因为贵州企业公司就是吴鼎昌一手操办的。

    岳翰屏的建议让杨森茅塞顿开,于是,首先请贵阳城内的实业家们出谋献策,商议贵州的发展。杨森请吴鼎昌献策,如何兴办贵州的实业。吴鼎昌为贵州发展殚精竭虑,他被杨森提出的省办实业公司所吸引。根据民国年间掌握的各省资源分布,吴鼎昌建议贵州企业公司采用国家、银行、地方、个人分别出资,按照西方股份制公司的经营模式,吸收省内所有工矿企业,成为贵州企业公司下属企业。这样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又可以避免私人资本盲目投资,免避垄断企业的诞生。国家、银行、地方、个人都有利益。在杨森的努力下,贵州企业公司于1935年11月成立,比历史进程加快近四年时间。公司成立之初,下属43家企业,涵盖了当时贵州全省的所有工商厂矿企业,行业包括造纸、印刷、日用化工(肥皂、火柴)、电力、邮电、钢铁、陶瓷、军工等等。贵州企业公司成立股东大会,政府、银行、私人资本家都派驻代表加入股东大会,公司由股东大会负责公司运营,减少了决策环节,避免了政府干预。

    1936年3月,贵州省工商产值由1933年的5260万元上升至8175万元。这是个惊人的成绩,贵州的经济发展取得令全国刮目的成就。贵州省政府财政状况大为改观,百姓生活水平略有提高。杨森于是将全省保安团扩编为10个团,全部按照正规军编制编练。将原先周西城创办的枪械修理厂扩充为贵阳兵工厂。以中正式步枪为样枪生产步枪,手榴弹(川式麻花弹),子弹。

    杨森此时也发现了几个人才,任命田子华为省政府秘书长,负责省府日常事务,郑道儒、叶纪元、王徵莹、何辑五等人为省委委员。有这些人帮着操劳省府政务,杨森的压力顿减,可以专心于军务。

    贺龙、任弼时、王震、肖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由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转移,出发长征,作为最后出发长征的红军,红二、六军团的征战没有中央红军那么悲壮、那么惊心动魄,但是同样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1936年初,红二、六军团按原定计划,向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转移。部队兵分两路,先连续6天向东南急进,造成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