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继续猛攻雨花台、紫金山,并以一部兵力攻占杨坊山、银孔山,第二军团因此与城内隔绝联系。城南日军一部由大胜关渡江到江心洲,攻击74军侧背,俞济时被迫率领74军撤向小西门,雨花台阵地遂陷于孤立,右翼被敌突破。中华门城门也被日军炮火轰毁,小部日军突入,但被守军全力歼灭。

    守卫雨花台主阵地的是88师262旅,旅长朱赤率领两个团扼守离雨花台4公里的平堰,一个团固守雨花台,旅指挥部设在雨花台。日军用飞机大炮向雨花台猛烈轰炸,工事大部被毁,朱赤率领士兵顽强抵抗,日军不能前进一步。由于部队新兵多,缺乏充足的时间休整,连续作战,部队损失严重。到12日,只剩下一个特务连的兵力,日军仍像潮水一般涌来。朱赤命令士兵把几十箱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用绳子把导火索全部串联起来,摆在阵地前,等到日军进攻至阵地前沿时,几百枚手榴弹一起爆炸。日军血肉横飞,遗尸遍地。朱赤率领士兵和日军展开肉搏,最后,朱赤和全体官兵全部壮烈殉国。

    雨花台失守,光华门就陷入三面受敌。易安华临危不惧,镇定指挥士兵抗击三面进攻的日军,87师师部组织敢死队,一定要接应出易安华,但没有成功,易安华牺牲在秦淮河畔,将军遗体去却法找寻。88师守备的中华门完全暴露在日军火力之下,日军第6师团用炮火猛攻城墙,轰塌城墙数处。南京城防被打开缺口,88师师长孙元良带领2千余残部向下关方向溃散,企图渡江,被宋希濂36师挡住。

    12日傍晚,唐生智接到蒋介石命令:“如情势不能持久,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以期反攻!”唐随即召集各部队长官开会(实际到会的只有师长以上,很多旅长一级的军官还在前线血战),决定各部队分路突围,命令第36师负责掩护长官部及直属部队过江,等长官部过江后,36师才可撤退。其余各部队一律向浙赣边界和广德、宝城、芜湖等地区作正面突围。会毕,各军长、师长立即四散奔逃,长官部的传令兵也自顾自的逃命去了。所到之处,大声叫撤。部队立刻大乱,军心涣散,原定向浙赣边界突围的命令根本无法执行。各部队一起涌到下关,江边站满了军人,还有拖家带口的市民,乱成一锅粥。岳翰屏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因为根本就没有传令兵来传令。但岳翰屏知道有撤退命令,而且还知道正确的突围方向。凭心而论,唐生智的实战经验还是很丰富,他的当面突围的命令其实是很正确的,只是当时各部队乱成一团,没有统一指挥,再就是当时的军队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