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阵地的**500余人,在遭受毒气弹攻击后,没有立即死亡的**战士全部被日军用刺刀捅死。

    南昌会战,**经过十三天的血战,**将士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依然没能阻挡日军的攻击,南昌城陷落。省会丢失,赣南震动。一向宁静的赣南,涌入的大量难民给赣南带来了些许战争的火药味。岳翰屏协助蒋经国大量安置难民,同时,在逃难的学生中,挑选了600多名身体素质过硬的,编为一个预备大队,作为自己的补充兵员。

    岗村宁次攻占南昌,大大刺激了日本军部的胃口,5月份,疯狂的日军居然悍然发起诺门罕战役。企图将战争向苏联方面转移,以争取用最短的时间震慑中国,逼迫中国投降。不幸的是,日军在诺门罕碰到的是苏军名将朱可夫将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军凭借500多辆坦克的强大装甲部队,在宽阔的草原上,痛歼了日军关东军装甲部队和几万人的陆军部队。彻底打痛了日本人,以至于,日军关东军再也不敢挑衅苏军。反而在东北和内蒙的边境大修要塞堡垒群,摆出一副囤积重兵随时攻击苏联的态势,实则是,内心惧怕苏联的强大军力,静观其变。

    中**队在武汉会战结束后,全**队进行了大整训,部队重新整编之后,全国有203个步兵师,比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6月多出30多个师。为了快捷指挥部队作战,**将军队改为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的模式。为了巩固武汉,本来就兵力紧张的日军第11军,在攻占南昌之后,就调走了大批主力部队,只留下三联队制的第33师团防守南昌。

    薛岳敏锐地察觉到反攻的时机成熟,于是电请军委会,要求发起反攻南昌的战役。蒋介石也想看看**在大整训之后的战斗力,便同意了薛岳的请求。

    一心报仇的薛岳为了增大反攻的把握,提出请青年军参加反攻南昌的战役。蒋介石想了半天,才勉强同意青年军参战,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如果要使用青年军,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久经沙场的薛岳,深知岳翰屏必定不会事事听从蒋介石,尤其是不会贻误战机,于是,薛大将军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蒋介石的要求。

    薛岳的反攻计划定在7月7日,为什么是这个日子,大家心知肚明,自信而又自负的薛岳上将,想在七七事变两周年的时候打出一个令全国惊喜的战绩。

    赣南,青年军接到命令,岳翰屏紧急下达作战命令。憋足了劲的青年军,刚刚结束训练,就像一支刚刚铸造出来的宝剑,还未开锋。一柄锋利的宝剑必须要经过磨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