赳赳气昂昂跨入九江城门的时候,宜昌失守,日军挟得胜之威,向石牌岭进攻。遭到18军的顽强抵抗,石牌要塞在日军炮火下巍然屹立。**将士依托峡江两岸的地势,终于挡住了日军前进的战车。宜昌失守,国府震动,很多亲日派官员纷纷要求政府和日本谈判。

    蒋介石恼怒的将电报扔到地上,亲日派官员的压力令他这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很尴尬,一直坚持要打,现在,宜昌也丢了,陪都随时处于日军兵锋之下。委员长不停的踱步,大手不时的挠挠光头,“娘嬉皮老子打鬼子,你们不满意,不打,鬼子也不会饶了我。难啊”

    九江光复的电报,令委员长的心情晴朗不少,高兴之余的委员长还算是保持着清醒。“不行,冈村宁次不会善罢甘休。九江城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西面是甘棠湖,利于日军发挥陆海空军立体优势,不利于**防守。这也是武汉会战时九江守卫战几乎没有抵抗的原因。如果冈村宁次回过头来再反攻九江,我的损失就大了。”

    于是,蒋介石命令罗卓英不要急于进九江,九江目前有青年军足够了。第74军、第8军在德安一线修整。另外,单独给岳翰屏发了一封电报,命令青年军尽量破坏九江的机场,日军的防御体系,将九江的黄金、银元全部收缴。百姓们争取都安排撤走,丢下一座空城给鬼子。

    至10月中旬,九江的市民基本都撤出了城区,在乡下有亲戚的市民,投靠亲戚去了,没有亲戚的,青年军就安排他们到赣中、赣南去。岳翰屏将收缴的银元拿出一部分,每一户市民发给二十块大洋,作为安家费用。

    日本工厂的机器设备大部分都拆除下来,少部分被日军飞机轰炸毁坏。当全城的百姓撤走之后,岳翰屏望着空空的城市,心中一阵心酸。留下来的几乎全是外国人和他们的工厂,这其中还有一部分德国、英国的企业也拆除机器设备,愿意跟着青年军南下。刘文烨走进岳翰屏的办公室,“军长,都走了,你也该出城了。”

    岳翰屏无限留恋的看着窗外,长江如同一条白练,蜿蜒逶迤,东西两侧都是浩淼的湖面,多好的景色,如果不是战争,九江绝对是个商业发达,工业繁荣的城市。收回目光,看看参谋长,刘文烨这段时间太累了,城市的主要管理工作他基本挑过去了,脸色因为劳累而略显苍白,没有充足睡眠的双眼,布满血丝。岳翰屏心疼的拍拍他的肩膀,“刘兄,你这是何苦?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打得完的,你这么辛苦,身体怎么吃得消?你是我的孔明,我可不愿意你学诸葛亮那样劳心劳力,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