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最后的底线了,你们看看,实际上我们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你们撤军。因为满洲国、汪精卫政府根本就不是国际社会承认的政府。”

    今井武夫一下子被中方代表的强硬堵得说不出话来,他不明白,怎么好好的,中国人今天这么强硬。他不由得向臼井茂树大佐看去,臼井茂树也觉得奇怪,不过大本营的参谋课长当然沉得住气。他微微一笑,“陈将军,章秘书,大日本皇军已经攻占了宜昌,如果帝国的海军和陆军一路向西,恐怕重庆很快就要失守,那个时候,帝国是不会再和蒋先生谈判的。”

    陈超霖也是淡然地一笑,“大佐先生,如果贵国想沿长江西进,就请碰碰我们的三峡要塞。我想,如果你们有能力西进的话,恐怕也不会有我们的见面了。不过,我倒是刚刚听说,在赣北的马回岭,我们一个军全歼了你们一个步兵联队。真要打起来,**愿意奉陪到底。”

    臼井茂树和今井武夫这才明白,原来是中**在战场上取得了一次胜利。臼井茂树大佐呵呵一笑,“陈将军,你们就算全歼我们一个联队,按你们说的,你们只动用了一个军。我们皇军在中国战场有接近200个步兵联队,你们有200个军吗?”

    陈超霖轻松地一笑,“大佐先生,不妨告诉你,1939年初的大整军,**已经拥有120个军,1939年冬季攻势结束后,**扩充到204个军,这些部队都是在后方经过训练的精锐之师。中日再开战,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陈超霖故意将**的兵力夸大,计量单位由师改成军,臼井茂树和今井武夫虽然不相信,但心里不免狐疑,难道中国真的有那么多军队了?按照中国的人口计算,中国在战时急速扩军,保持常备军300万至500万是很有可能的。

    中国代表的突然强硬,使得会谈充满极大的变数,宋子良则是趁机向臼井茂树提出,“大佐先生,我建议不如开展一次三方会谈,即我们的蒋委员长,汪精卫,日方中国派遣军板垣征四郎参谋长。高级别的会谈,很多事情可以当时决定。我们这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对和谈是没有帮助的。”

    臼井茂树仔细听完宋子良的建议,他的心里也是一动,“对呀,蒋介石、汪精卫亲自会面,有什么条件,他们自己好谈。中国人好面子,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顾全蒋介石和汪精卫的面子,正好踢给他们自己去解决。只是,中方点名要板垣君参加和谈,莫不是对板垣君有不利的企图。”

    铃木卓尔中佐看见臼井大佐举棋不定,于是建议,“大佐阁下,我看是不是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