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下个不停,五月底,缅甸的雨季提前来临。

    缅甸雨季,大雨接连不停,道路泥泞不堪,河流暴涨,根本不能行军。日军大本营无奈的下令缅甸第15军暂停军事进攻,巩固现有占领区。

    曼德勒守卫战结束,中国远征军的战报传到重庆,蒋介石大为震惊,紧接着就是一阵狂喜,清瘦的委员长面上虽然依然冷冰冰的,但他那不停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心情。

    中国远征军圆满完成了出国之初的既定战略目标,保住了曼德勒、东枝、景东、腊戍等缅北重镇,部分控制了缅甸重要的交通干道——仰曼公路。尤其是中国的援外物资输血管--滇缅公路依然在中**队控制中,保持了滇缅公路的畅通。英军却丢弃了他们经营上百年的殖民地,英军主力全部撤退至印度。

    罗斯福总统为此,专门发电报庆祝中国远征军的胜利。丘吉尔首相没有脸皮发贺电,只好在《伦敦邮报》上发表讲话,“祝贺英缅军胜利撤退至印度,这不是大英帝国的失败,相反是大英帝国走向胜利的起点。”

    中国在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眼里,价值得到大大提升,在英国人根本无法控制缅甸的时候,对中国远征军对缅甸北部和东北部的实际控制,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历史的指针指向1941年6月22日,德国人在这一天突然在东线向苏联发动攻击行动,苏德战争爆发。意大利在非洲也加大攻势,配合德国在北非展开强大的攻势,德国隆美尔元帅的非洲军团横扫英军。英缅军主力虽然撤退至印度,和英印军会师,增强了英军守备印度的能力。

    但谁都不敢打包票,印度不会成为第二个缅甸。英国在欧洲、非洲的失利,逼迫英国将大部分的资源用于这里,而远在东方的印度,英国实在拿不出多少物资增援了。被迫加大了向美国购买军火的力度,苏德战争爆发后,东南亚的日军虽然没有主动菲律宾的美军,但是却加大了对美国援外物资的检查。

    东南亚的海面上,美国的商船经常被巡逻的日军拦阻,日军甚至开始没收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驻菲律宾美军的电波一道道穿越重洋,请示下一步的行动。

    7月份,日军对东南亚的港口开始实行封锁,禁止美国商船进港。山雨欲来风满楼,日军的动作,引起了驻菲美军的重视。3万驻菲美军何去何从,麦克阿瑟将军在等待。

    美国,华盛顿,白宫。罗斯福总统在轮椅上紧盯着对面的马歇尔将军,“我的将军,各方面的情报显示,菲律宾不安全,我们在那里的3万将士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