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前每天还是收150吨左右,现在种植户的香蕉秸秆也过来了。

    “吴厂长,生产情况如何?”

    “还好。”吴厂长四十多的中年人,他一旁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这个蕉麻的质量虽然并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比一般黄麻好多了。”老人是国内一个麻加工厂的技术员,不过他们工厂产品竞争不过南亚的黄麻,加上国内农民的麻种植规模越来越小,自然导致他们工厂无以为继。

    郑思文关切地问道:“目前原麻产能如何?”

    吴厂长回答道:“脱水粗料可以出40的原麻,就是1吨出400公斤左右。”

    几人来到储存原麻的仓库。

    经过漂洗和干燥的原麻,已经被打捆好,堆放在仓库里面。

    老技术员轻轻抚摸着这些原麻,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都是好东西呀!要是我们老厂有这种质量和产量,就不会被阿三抢走市场了。”

    “老黄,我们的黄蕉麻和黄麻有什么区别吗?”

    对于郑思文的疑问,老黄笑着说道:“一般来说,黄麻纤维比较短,而且柔软;蕉麻纤维比较长,质感偏硬,主要区别就是两者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有差异。”

    “虽然咱们的黄蕉麻强度比不上马尼拉麻,但是强度还是高于黄麻亚麻;柔软程度经过生石灰溶液浸泡处理之后,比黄麻还好,加上其长纤维特点,可以作为纺织品的原材料使用。”

    “原来如此。”郑思文恍然大悟。

    紧接着一行人又来到了原麻仓库隔壁的深加工区域。

    纺纱车间将一捆捆处理好的原麻,按照纺纱工艺,纺成为不同粗细的纱线。

    老黄指着其中一条生产线:“这些梳麻过程中,产生的次级原材料,我们会纺成为粗线,再送去编绳车间,制造成为麻绳、麻袋。”

    紧接着他又指向另一条生产线:“这是特级原麻,可以生产地毯、家装麻布之类。”

    “最后这一条生产线则采用特优级原麻,用于生产服装类麻布。”

    跟着这些生产线,又来到了麻纱线仓库,紧接着就是进一步深加工的麻袋车间、麻绳车间、麻地毯车间、麻布车间。

    郑思文拿起一大块精织麻布,手感还是挺柔顺的,表面是淡黄色的光泽,用力扯了几下,发现其柔韧性非常好,还有也不错的弹性。

    “老黄,不是说麻类纺织品的弹性比较差吗?”

    老黄笑着解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