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这几年的国际大形势严峻,官方对于核心技术的出口限制越来越多,海绵电池作为国内独有的技术,大概率是不会允许技术出口的。

    只能购买电池,不能拿到电池技术,欧美企业考虑到风险,肯定不会采购海绵电池,海绵电池再便宜,他们也不敢购买。

    虽然从检测报告上来看,海绵电池还非常环保,电池报废之后,电池液可以拿去提炼生物柴油,电池内芯可以粉碎作为有机肥。

    可欧美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不仅仅是环保,还有政策风险。

    王国信苦笑着说道:“李总,其实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海绵电池不会出现在国际市场上,而且随着海绵电池挤压国内的动力电池、蓄电电池市场,锂电池产能过剩,必然会导致各种稀有元素的市场价格暴跌。”

    “希望如此吧!”李频微微点头。

    不过锂电池成本再低,也是干不过海绵电池的。

    作为从业者的王国信和李频都清楚,海绵电池的各种原材料都是稀松平常的东西,如果不考虑研发成本和加工工艺,加上其可回收可复用的特点,原材料成本估计只有锂电池的几十分之一。

    这种成本下,锂电池成本再低也打不过海绵电池。

    除非他们马上发明一种成本非常低,性能可以媲美海绵电池的新电池,不然很难抢回市场

    各大电池生产商吹得天乱坠的固态电池,估计也没有希望打败海绵电池。

    或许固态电池可以在蓄电放电性能上打败海绵电池,问题是固态电池的成本非常高。

    对于大型船只、发电站而言,电池的性价比才是王道。

    搞一套成本高昂的固态电池,到时候要如何收回成本?

    总不能指望官方一直给补贴吧?

    在场的人都看得差不多了。

    刘海涛才慢吞吞开始说下一个话题:“第二点,是关于海绵电池定价的问题,我们公司统一采用租赁模式,每立方米电芯全寿命的租金为1万元,保证金1万元。”

    对于这个情况,一部分人已经知道了。

    而那些还不知道的人,此时也知道了。

    “租赁?”

    “一立方米1万元?”

    现场再次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刘海涛继续说道:“对于汽车电池的租赁管理,我们公司未来计划授权给了两到三个企业,形成专门的换电网络,也是为了方便统一回收电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