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手机的锂电池,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他们如果不想办法,估计不用几年就会崩溃。

    然而包括汪韬在内的不少企业家,都不太看好固态电池的前景。

    为什么汪韬有这种判断,原因就这原材料供应上。

    固态电池太依赖稀有元素的供应了,这个情况注定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压低不下来。

    毕竟稀有元素又不是只供应电池产业,还涉及到其他高精尖产业,比如半导体、医疗设备、科研设备、航天航空、核电等,都需要使用到稀有元素。

    汪韬可是一个理工男,他太清楚稀有元素的价格,反正未来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出现白菜价的情况。

    至于什么石墨烯电池之类,这东西就ppt好看,就算是性能达到了,估计生产成本也低不了,毕竟工艺太复杂了。

    而海陆丰公司的海绵电池,大姜创新由于建设了一个海绵电池组装厂,对于海绵电池各个部件的成本非常清楚。

    海绵电池的零部件中,价格最高的成本,是作为内胆的氮化铝,其他零部件在大规模采购的情况下,加起来还不到总售价的百分之一。

    至于核心的海绵结构,这东西是通过微生物生成的,成本估计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固态电池的成本再低,也比不了海绵电池。

    现在很多行业确实并不看中电池的性能,而是看中电池的性价比。

    比如现在大规模应用在储能系统的海绵电池,性价比几乎是拉满了,达到了度电成本0.02元,这个成本显然这不是一般的电池可以撼动。

    “汪董,尝一下这个店家送的榴莲。”

    陆地的声音,打断了汪韬的思绪,他看向桌面上的榴莲:“这边的榴莲都便宜到随便送了吗?”

    “毕竟是产地,估计明年暹罗的榴莲要崩盘。”陆地幸灾乐祸起来。

    李领峰说着自己小道消息:“暹罗最近确实着急了,不过好像上面不太待见他们?”

    “不解决电诈和拐卖问题,估计不会给他们好脸色。”汪韬拿起一块榴莲。

    “确实应该教训一下那些家伙。”陆地也笑着拿起一块榴莲肉:“海陆丰的榴莲至少安全,国外进口的榴莲,我们可看不到他们如何处理。”

    “陆总说得对,海陆丰公司的东西质量确实好,他们敢让人随便检测,就是底气。”

    浅尝了一块榴莲,汪韬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我们的无人机要尽快推出改进型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